“平急两用”怎么建,如何用

··

大众日报记者 于新悦 李丽

  平时是居民放松身体的公园、体育场馆、宾馆酒店等休闲居住场所,一旦有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则可以迅速转换为应急设施,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深化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加快“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引起代表委员热议。

  “当前,‘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主要是在超大特大城市进行先行先试。”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城市建设管理研究所所长范学平委员注意到,2023年以来,全国多座城市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行部署。“报告提出加快‘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基于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增强城市韧性出发的,可以推动城市提升防灾避灾能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更好应对突发紧急事件,有利于加快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范学平说。

  “‘平’在用,重在‘急’。”范学平建议,加快“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将“平”和“急”有机结合,统筹考虑中长期战略和短期项目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做好专项规划。同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集感知、网络、算力、数据、新技术等设施于一体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新体系,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我省济南、青岛等地已有所行动。2023年4月,位于平阴县的济南现代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项目开工。“这一项目‘平时’用于生鲜等农产品生活物资仓储及中转,‘急时’可作为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中转调运站或分拨场地,确保远距离物资的快速流通,进一步畅通济南市应急储备物资‘绿色走廊’。”平阴县县长潘建军代表说。除此之外,该项目依托地理区位优势,还将培育发展智慧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帮助平阴争创济南西部供应链管理中心。

  如何让“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在“平急”转换中更好地服务群众、发挥作用?奥美联亚(山东)工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言军委员认为,要立足实际,宜平宜急,合理进行功能定位,在“平”时要用好,在“急”时要好用。

  “有些单位为节省建设成本,减少电梯数量配比或者压缩一定的公共空间,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就出现了不够用的问题。”徐言军举例,“‘平急’统筹,要有底线思维,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空间,适当留白。”他表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标准引导和政策支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

  这一观点引起了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邵莉代表的共鸣。在她看来,城市更新是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城市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标志着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扩张到集约高效的转变。“从这个角度讲,‘平急两用’应注重盘活城市低效和闲置资源,因地制宜、按需新建相关设施。让群众看到实惠,让民间投资看到效益,多方共建的信心将会更足。”邵莉说。

  (记者 于新悦 李丽)

责编:姜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