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树文明新风 深化移风易俗 市北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大众网记者 苏浩然 青岛报道

  文明实践主题宣讲、移风易俗有奖问答、志愿服务便民大集……4月2日,2025年市北区“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在青岛体育街举行,广泛倡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明、环保、安全的殡葬祭扫新风尚,持续深化移风易俗。

  活动由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北区文明办、市北区教体局主办,镇江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北仲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东仲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办,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协办。

  文化展演:弘扬新风,缅怀先烈

  伴随着悠扬的古乐声,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的《闻道朝夕》传统文化节目率先登场。身着汉服的学子们通过传统礼仪展演、经典诵读等形式,生动还原清明祭祖、踏青等传统习俗,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学生演绎的红色课本剧《读懂“小萝卜头”》成为活动现场亮点。学生们用真挚的表演再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将红色基因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引导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幸福生活。“这个环节设计得太好了,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带着孙女参加活动的李女士感慨道。

  现场有奖竞答环节吸引观众积极参与,向群众普及清明节的民俗内涵和移风易俗知识。“清明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时节,更是传承优良家风、弘扬文明新风的重要节点。”市北区百姓宣讲团副团长、镇江路街道蒲公英宣讲团团长张万义在《中华传统民俗——清明》主题宣讲中,结合文明祭祀要求,深入浅出地讲解“鲜花代纸钱”“网络云祭扫”等移风易俗新方式。年过七旬的社区居民金辉大爷则以自身健身锻炼经历,倡导将清明踏青与体育健身相结合,“每天晨练半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朴实倡议引发共鸣。

  文明集市:凝聚合力,温暖民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集提供健康义诊、法律咨询、就业指导等10余类便民服务,让群众在“集市”上感受到热闹亲切和温暖快乐。“市北有礼 文明有我”文明风尚宣传区对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养犬、文明观影、版权保护、移风易俗等进行集中宣传倡导。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现场讲解等方式,引导居民采用鲜花祭扫、云追思缅怀先人,共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现场同步开展版权保护普法宣传,来自市北区版权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现场提供咨询服务,发放版权登记“一文读懂”宣传资料,向市民讲解版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流程,助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尊重创作、尊重版权的良好氛围。

  “医生帮我测量了血压,还给了春季养生建议,真是太贴心。”刚接受完义诊的快递小哥王师傅高兴地说。活动现场,磨刀服务摊位前更是排起长队,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为居民群众磨好16把刀具,“能用自己的手艺服务邻居,这个节日过得特别有意义!”

  活动现场,市北交警大队民警开展定制化普法宣讲,通过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讲解,剖析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的致命危害,结合配送场景演示礼让规则及紧急避让技巧,以寓教于乐形式强化法规认知,倡导文明交通。外卖骑手带头在“文明斑马线礼让你我他”签名旗写下“安全配送我先行”等承诺,居民、学生代表接力签名,不同年龄、职业的笔迹交织成全民参与文明交通的美好图景。

  文明实践我行动,美德健康新生活。市北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围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开展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理念,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动移风易俗,让传统节日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

  

责编:丁学燕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