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建议的诞生①丨徐军代表和志愿服务团用7年时间交上的“答卷”
··
编者按: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即将召开。即日起(3月4日),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一份建议的诞生”。该系列报道将围绕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徐军今年在人代会上提出的一条建议,持续追踪报道他会前调研走访和会中积极建言献策的履职过程,记录人大代表的履职为民的故事。
海报新闻记者 辛振东 仇晶 张大卫 报道
8000名志愿者,走访42万余人次,一对一帮扶3000多名孤困儿童……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徐军和山东省临沂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用7年时间交上的“答卷”。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海报新闻记者跟随徐军代表来到临沭志愿服务团的驻地。一进门,就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我们每个周末、节假日,都会把孩子从学校接到‘心灵家园’。在这里,有志愿者为他们辅导作业、教授国学,还有美术、音乐等各种各样的课程。”徐军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心灵家园”,他们在临沂已经设立了68所,“心灵家园”早已成为这些孤困儿童集体的家。
“今天我来给你们当模特,看看你们谁画得更像我。”随后,徐军来到美术教室给孩子们当起了模特。挨个看完孩子们的画作后,他又跑去厨房和志愿者们一起包饺子。
作为志愿服务团的团长,徐军不仅是孩子们眼中的“徐伯伯”,也是整个服务团的“大家长”。一边包饺子,徐军一边询问着临沭志愿服务团和孩子们的情况。
眼看时间来到了中午11点,徐军来不及吃饺子,就得去走访临沭的一名孤困儿童。下午,他还要赶到兰陵县和罗庄区走访。像这样一天走访三四个县市区的行程,早已成为徐军生活的常态。
这些年,徐军几乎把时间都用在了孤困儿童帮扶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走访孤困儿童家庭,聆听群众诉求,也成为他履职的重要方式。
“从2018年服务团成立到今天,我们‘一对一’帮扶了3000多名孤困儿童。这些孩子中有211人考入了大学。”今年,徐军梳理总结了7年来志愿服务团的开展经验,准备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效保护女童安全、化解孤困儿童自卑自闭的心理问题等多个方面,向大会提交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