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胶东之橙色青岛:厚植为民情怀 逐梦幸福青岛

··

  编者按:协同振翅飞,五色绘胶东。自胶东经济圈成立一年多以来,胶东五市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城市竞争力进一步跃升。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五市携手阔步新征程,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大众网·海报新闻应时启动“五色胶东”系列采访,以“红、金、蓝、绿、橙”五色为底色,聚焦胶东五市红色革命历史、金色农业农村提档升级、蓝色海洋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环保、橙色温暖民生五个领域,书写五市担负新使命、合力打造高质量城市圈的新篇章。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秀洁 青岛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报告为各级扎实推进民生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青岛,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三五”期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增长42%,青岛获得“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向往之城”和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民共享和美生活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持续39年 上千项为民实事从“文件”变“现实”

  民生实事做什么 百姓说了算

  9月1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在“青岛政务网”发布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公告。公告中指出,2022年是“十四五”深化之年,为筛选出更多贴近民意、符合民需,“有温度、可拥抱,有宽度、可拓展,有实效、可感知”的实事项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市政府计划于9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面向广大市民开展2022年市办实事网上征集。希望大家继续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提出您最关切、最希望实施的实事项目。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宣传标语,而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指引融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实际行动。在青岛,每年筛选确定一批当年重点办好的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实事(简称“市办实事”)已成为这座城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制度性举措,成为全市政务工作的“指挥棒”。自1983年起,历经39个春秋,从未间断,已累计实施430件、千余项。

  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39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紧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实事做什么,群众最有话语权。民生实事怎么做?各级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所有实事有跟进、有督办、有落实、有交代。2021年确定的10件32项实事,日前正在通过媒体面向社会公布进展进度,目前总体进展顺利,年底前可全面完成。

  第一件,做好就业创业保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引才聚才25万人;第二件,推动教育扩优提质,开工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50所,对全市212所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实施运行补助;第三件,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启动改造老旧小区200个以上,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改造220万平方米、住房保障5000套(户);优化交通出行环境,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做好养老救困扶弱,提升文体休闲品质,加强食品安全保障,优化便民利企服务......

  一件件,一桩桩,无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无不体现着市委市政府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初心和坚守。

  更加细致更加公平更加全面

  织就民生保障幸福网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十三五”期间,青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始终保持在70%以上。尤其是去年,面对疫情冲击,青岛市在民生投入上的力度不减,无不透露着这座城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织就民生保障幸福网,突出民生兜底的温情。

  医疗保障一直以来都是民生的热点领域。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以前换导尿管,要么租车去医院,车只能开到村里大路上,儿女们得请假陪着,把我从家抬过去。要么打120,来回一趟至少得400元。现在好了,一个电话,医生就来家里了。”崂山区青山村的刘大爷今年81岁,提起“家庭医生”,他赞不绝口,“真好!太方便了!”

  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张作峰是刘大爷的家庭医生,他和乡村医生、助理护士共3人组成团队,为刘大爷“上门”提供管路护理、慢病治疗、康复、测血糖、量血压、初病诊断等服务。在王哥庄社区卫生中心,像这样的家庭医生团队共有7个,服务辖区34个村。

  然而,“农民也有家庭医生”只是青岛市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小步。“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先后建成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等一批医疗项目,新增医疗床位1.3万张。新增养老床位2.1万张,总数达6.8万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青岛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已为市民编织起“小病有所保、重疾有所托、特药有所补、年老有所护、困难有所助”的多重保障网,有效防止全市纳入医保覆盖范围的390余万城镇职工、480余万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始终聚焦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构建覆盖城乡的多层次民生保障体系。“十三五”期间,关乎民生的其他领域也交上亮眼“答卷”——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97.47万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38所,中小学210所;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2%、46%;建设筹集政策性住房15.9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0.6万套(户)。

  切实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是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治本之策。站在新起点,如何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全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让广大群众感受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城市青岛一直在路上。

  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挨家挨户送“便民服务卡”

  “细节”里的民生温度更暖关怀更实

  从外地来青岛西海岸新区65岁的李阿姨这一天好幸福:从农村老家来到这里,接送孙子上学。准备好零钱的她走上公交车,就听到司机说“阿姨,您60岁以上了吧,可以免费乘坐。”;拿出手机,准备给儿子打电话,发现手机没电了。情急之下,她看到了公交车上的USB充电口......下车之后,走到小区门口,两位年轻人喊住她:“阿姨,你好。我们是供热公司的工作人员,这是一张‘便民服务卡’,等到供暖期,您家有任何取暖问题都可以拨打电话,我们会第一时间上门解决。”

  “大城市就是不一样,感觉这啥事都替我们想好了。”李阿姨电话里激动地跟老家邻居们分享。她的经历,正是这座城市将民生福祉做细做实做到百姓心坎的最好诠释。民生事无小事,民心所向、百姓所需就是施政所指。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些温暖的小确幸浸润着,幸福感、安全感油然而生。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交通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多的景区、公园免费对市民开放,夜晚的街区广场欢声笑语、歌舞飞扬,社会治理日臻完善,“一卡通”等智慧城市建设越来越完善......公共服务向均等化、标准化不停迈进。这座有温度的城市,给了在此奋斗的人们最细致入微的民生呵护,而这座城市也会因为所有人的奋斗发展得更好。

  “以前都是泥泞道路,现在道路四通八达,村里、街边这花花草草都种上了,感觉像生活在公园里。”说起村庄的变化,莱西市日庄镇沟东村村民开心得合不拢嘴。这个昔日贫困村在脱贫攻坚战中宛如重生,不仅村庄样貌变了,而且摇身一变成为集葡萄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型“度假村”,并获得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美丽村居,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全市6万多贫困人口和200个省定贫困村、31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10个市定经济薄弱镇全部脱贫摘帽。

  红烧排骨、卤鸡腿、清炒西兰花......每到饭点,位于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的社区食堂就热闹起来。营养搭配全面、便利、实惠、好吃,这家开了五年的社区食堂让居民直呼“上瘾”。“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来这里吃省时省事又省力,吃得品类多还很实惠,吃完也不用收拾。太方便了。”70多岁的“常客”李大爷经历过生活穷苦,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无比满意倍加珍惜。

  这样的“民生”改善实例,数不尽、列不完。从点到面,从小到大,从城市到农村,从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如火如荼,从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到努力实现共同富裕,青岛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用坚定的信念和行动托起了百姓稳稳的幸福。

责编:赵 勇
审签:丁一珈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