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东昌府葫芦亮相深圳文博会

··

  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东昌府葫芦亮相山东展区。

  葫芦谐音“福禄”,象征富贵吉祥,中华民族最喜爱的吉祥物之一。葫芦,本是一种普通的植物果实,也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实用器具,但是经过一双巧手、一把刻刀,惟妙惟肖的画面被刻在了葫芦上,摇身变成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

  东昌葫芦雕刻形成于宋代,在明、清时期兴盛一时,一度成为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东昌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刻工纯熟、题材丰富、制作精良,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葫芦雕刻大致分为去皮晾晒、雕刻、上色三个步骤。

  在本次展会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树峰老师带来了刻花葫芦《射书救聊》,作品高32厘米,用尖刀划刻,或点或压或扎,在一个葫芦上以连环画式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义士鲁仲连射书救聊的故事。画面精美、技法细腻。

  千载运河荡古韵绵长,两河明珠展时代芳华。为推动葫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聊城市东昌府区连续举办十五届中国(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影响范围覆盖全国17个省、40多个地市,产品远销美、英、韩、新加坡、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参观游客20余万人次,参展商由60余家发展到5000余家,成交额由600万元增加到3.4亿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葫芦文化艺术节。

  形态各异,葫芦如此“有范儿”。东昌府葫芦除了精美的葫芦雕刻外还有形态各异的范制葫芦。聊城福瑞华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本次展会上带来的无范痕“八不正”葫芦是典型的清代宫廷葫芦制式,束腰,上肚范制四个方形,下肚以菱形为主,同时还有八个两两互为对顶角的三角形。纹饰常见有八仙纹饰,四季花卉,如意纹,寿字纹等。葫芦界有“一方顶十圆”的说法,可见范制难度极高。全华匏艺使用独有的“高清晰无范痕易开启”范模,消除了传统范制工艺中的范痕,范制出无范痕的“八不正”。

  范制葫芦的制作过程是先雕刻一个和它外形一样的模具出来,再把它制成石膏模具,在葫芦幼小的时候,把它纳入范模中,随着葫芦的长大,逐渐填实范模中的空间,待葫芦木质化装满这个模具以后,再把模具敲碎后取出,范模的阴刻图文便在葫芦上作阳文显示出来。

  多措并举,小葫芦推动“大产业”。目前,东昌府区有葫芦种植户5000余户,种植面积3万余亩,种植品种100多个,葫芦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年综合效益达16亿元。

  近年来,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积极发展聊城葫芦等一大批乡土产业”的决策部署和聊城市委、市政府“两级书记抓葫芦”的工作要求,东昌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葫芦产业发展,把葫芦产业的发展纳入东昌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葫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设葫芦文化博物馆、开办葫芦工艺培训班、举办葫芦文化艺术节、组织参加世博会、文博会、澳门艺术节、法国巴黎“孔子文化周”等国内外知名会展。深入挖掘葫芦产业价值与文化内涵,坚持把培育葫芦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让土特产“金招牌”换来“金效益”。

  打造葫芦“云上”新基地,激活文旅融合新业态。加快葫芦产业“云上”发展,联合青岛卡奥斯打造全国首家葫芦产业互联网平台,孵化出从育种、范制到大数据、电商营销、葫芦产业基金、葫芦艺术创作的全产业链、全艺术门类文旅产品。在天猫、淘宝等平台开设网店300多家,年网络销售工艺葫芦700万个。投资3亿元、建成占地400亩的中华葫芦文化园,以“葫芦花”形态打造国内唯一单体最大的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

  如果您也想来看一看精美的东昌府葫芦,快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山东展区打卡吧!

责编:任家楠
审签:赵志鹏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