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迎来“管办分离”时代
··
1月23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新华社发
1月23日下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自此,传闻许久的中足联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进入“管办分离”时代。
中国足协主席宋凯曾表示,2025年要按照《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厘清中国足协和中足联职责清单,将联赛组织、管理和运营职能全权授予中足联。从中足联理事会的成员构成看,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吴志东等9名俱乐部管理人位列其中,这意味着联赛运营自主权的进一步提升。
“一个足球分两半”
中足联负责联赛日常管理
随着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同志宣读了同意成立中足联的批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独立管理机构终于正式成立。
这是一次跨越15年的漫长征程。早在2010年,“管办分离”就被确定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改革方向。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正式发布,第14条明确规定:“调整组建职业联赛理事会。建立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职业联赛理事会,负责组织和管理职业联赛,合理构建中超、中甲、中乙联赛体系。中国足球协会从基本政策制度、俱乐部准入审查、纪律和仲裁、重大事项决定等方面对理事会进行监管,派代表到理事会任职。理事会派代表到中国足球协会任职,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决策。”
2019年10月16日,中国足协就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筹备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预计2019年底前可以成立。但直到2021年7月5日,“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联合会(简称中足联)”才正式成为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的实际运作机构。此后,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中,“中足联”始终以“筹备组”的形式存在,由于在中国足协的管理机制之内,这个机构在相关事项上很难独立发挥作用。
如今,靴子终于落地,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中足联有望在联赛管理上成为真正的“话事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张家胜表示,要以中足联成立为契机,改变中国足协既办赛又监管的模式,推动构建“管办分离、职业明确、产权清晰、组织完善、管理科学”的职业联赛管理体制。
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在作《2024年中国足协工作报告》时曾表示,中足联成立后将与中国足协对中国足球进行“一个足球分两半”的管理。其中,中足联主要负责三级联赛的日常管理和运营,中国足协主要在联赛准入等方面发挥作用。马宁、吴志东当选理事会成员职业联赛亟须重建造血机制
按照会议选举结果,李克敏当选为中足联理事长,杨旭、谷际庆、刘雨、赵汐当选为副理事长,沈睿当选为秘书长,徐万畴当选为监事。
在进入中足联工作之前,李克敏担任天津市体育局局长,并曾是中国足协执委,熟悉足球业务,长期在体育系统工作是她当选的主要优势。
作为第一个国字号的民间足球社团,中足联申请成为中国足协会员,并下设中足联理事会、中足联纪律与道德委员会等机构。其中,在核心工作机构中足联理事会的成员构成中,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吴志东等9名俱乐部代表位列其中,还有裁判员马宁等专业人士。这份囊括了三级联赛俱乐部管理者的名单充分彰显了联赛运营自主化的倾向。
由于2025赛季的三级联赛的准入名单已经出炉,赛历也已经确定,中足联在成立之后仍有相对充分的磨合时间。此外,据相关人员透露,新赛季的联赛裁判工作仍由中国足协负责,这是征求俱乐部意见后的结果。
从长远来看,中足联最重要的任务是重塑联赛的造血机制,尽快帮助职业俱乐部建立稳定的运营体系。
近两个赛季,在中国足球彻底告别金元足球之后,联赛运营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虽然整体运营成本已经大幅度缩减,但在商业渠道开发、俱乐部营收增长上仍然问题不断。股权改制工作在新时期遇到了新问题,绝大多数俱乐部主要的支出来源还是投资人的直接“输血”,这也导致了欠薪等问题长期无法根治。
随着中足联的成立,联赛资源将得到统一高效的管理,俱乐部的声音将越来越重要。中国足球是时候真正面向市场、依靠市场,得益于广大的球迷群体以及巨大的社会关注度,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与职业俱乐部理应拥有真正独立的经营体系,从这一点看,中足联任重而道远。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侯超)
首届中足联理事会成员
理事长:李克敏副理事长:杨旭、谷际庆、刘雨、赵汐秘书长:沈睿监事:徐万畴理事:马宁、王茂翔(中超成都蓉城)、文玉琳(中超天津津门虎)、卢晓岚、刘雨(中甲青岛红狮)、刘劲松、李克敏、李金羽(中甲辽宁铁人)、杨旭、吴志东(中超山东泰山)、谷际庆(中超上海申花)、沈睿、张正明、陈晨曦、范兵(中甲南通支云)、赵汐(中乙北理工)、贾蕾仕(中乙广西恒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