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护士学校:助力“朝阳力量”服务“老年事业”

··

  守护“夕阳红”,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在这一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下,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先后开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两个涉老专业,全力培养涉老服务业专业人才,为养老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1年,学校在山东省养老人才培养政校企对接研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2022年,又在山东省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上分享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践经验;2023年,育人成果在山东省养老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和烟台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及校企养老服务人才交流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明连说。

  严把招生质量关,培养高素质毕业生到养老工作岗位

  “学生毕业后服务对象是夕阳人群,甚至是失能失智老人。需要学生有稳定的情绪、健康的心态、良好的性格。”涉老专业负责人战金霞说,不少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并不了解专业,所以学校坚持在招生时加入面试环节,学生到校参加面试,面对面为学生介绍专业课程、岗位内容、工作环境等,使学生提前了解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方向。

  严把招生关是学校“涉老”专业建设的第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打磨课程标准及内容,则是培养专业人才最重要的一环。学校依托护理专业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在养护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医护课程与内容,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增加基础护理技术、慢病养护、用药安全等医护方向课程,提高学生服务慢病化、失能失智和高龄化老人的岗位胜任力。

  学校副校长王为民告诉记者,学校与养老机构密切合作,吸纳行业企业专家10余人加入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每年都会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自2019年起,学校获教育部首批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培训学校资格,持续开展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与考评,目前该学校涉老专业学生参加教育部1+X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等级评价考评通过率连年高达100%。

  教学课堂延伸到就业一线,以“实岗化”培养专业养老人才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学校坚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养老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制定课程体系,课岗对接修订课程标准,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四岗递进、学训交替、进阶提升、实岗化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已经与烟台市8家大型养老机构形成了养老服务人才校企共育长效机制,以工学交替的“教学工厂”和实践教学的“现场案例分析”方式开展企业教学,企业骨干专业技术人员进校授课,实现了校企双导师的教学模式。

  与优秀养老集团合作培养人才,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更有利于先进理念、匠心精神和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态度的养成。

  高质量实现“人人尽展其才”,为学生高标准就业奠定基础

  “学生只有走近、走进行业与养老机构,才能真正认识岗位、增强职业认同,培养养老服务能力与情怀。通过修订实习大纲、与实习机构研讨实习计划、实习内容,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心理照护能力、创新能力。”战金霞说,目前涉老专业实习机构包括公办大型老年福利中心、新型医养结合康养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形成优势互补,拓展了学生行业视野,增强了行业认知,为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基础。

  作为省内较早开设“涉老”专业的中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两个涉老专业已经成了行业里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毕业生王秀芳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至今赞不绝口。“第一年认岗,增强了我对职业和岗位的认识;第二年跟岗,让我了解了课堂与岗位的差距;第三年轮岗与顶岗,培养了我的职业情感。”王秀芳告诉记者。“毕业当天我就背着行李走上了养老工作岗位。有了在学校学习的基础,我的工作得到了理解、信任。”如今,作为烟台正大城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护理部负责人的王秀芳,其所带领的团队也在烟台市养老护理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她本人也先后获得烟台市第一、二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烟台市金牌养老护理员、烟台市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

  “目前,学校校企共建有省教育厅养老护理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结项及在研省级以上涉老专业人才培养课题4项。学校作为2023年全国首届中职‘养老照护’赛项山东省集训和选拔牵头学校,在选拔赛中我校选手以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国赛获二等奖,承办第16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养老照护赛项获一等奖第一名。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养老产业人才的优质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养老人才。”刘明连说。

  

责编:张明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