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天,聊城深耕细作“天大的事”!
··
编者按:
美好蓝图,需要拼搏奋斗之笔绘就。2019年7月31日,聊城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确定了聊城“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提出紧紧抓住“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这个牛鼻子,开创聊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项已持续了七百多天的“大工程”,正在深刻改变着聊城的方方面面。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崛起中的聊城”专题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的实施情况,记录聊城之新,聊城之兴,聊城之变。
记录“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700天之变——700天,聊城深耕细作“天大的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聊城报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聊城市委书记孙爱军多次强调,“要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聊城市把推进民生改善工程,让群众切实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实施“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的重要内容,精心擘画了一幅民生连民心的和谐蓝图。而“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的理念,就是这副蓝图的精髓。
“12345”市民热线整合运行、中小学大班额全面清零、解放思想大讨论、三遍访、一把手走流程......在聊城,一项项关乎民生的切实举措、重大项目,正在各地陆续推出、强力推进。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拼出美好生活的画卷;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写在聊城大地上,更写入人民心中。
700多天,行进在提升和改善民生之路上的聊城,正不断淬炼发展“成色”,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戮力前行。
民生事,说到做到!
政策推进,营造优质教育的“一片蓝天”;实事落地,架起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民生改善,始终离不开教育提升这一话题。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聊城各级党委政府在市委书记孙爱军提出的“三个一”工作理念中找到了答案。
“哪怕只上一个项目,也要加快学校建设;哪怕只进一名财政供养人员,也要留给教师;哪怕只有一元钱投入,也要花在孩子们身上。”这两年,聊城教育迈出新步伐、趟出新路子、创造新速度,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提升、打造冀鲁豫地区职教先行区等方面,交出了一份厚重的民生答卷。
今日的聊城,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2020年,聊城市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教育投入达112.39亿元,不断扩大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新建公办幼儿园65所;持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6人及以上大班额全面清零;壮大职业教育发展,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
一项项政策推进,让群众感受到解决揪心事的速度与温度,而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回声,更诠释了党委政府“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责任与担当。
秋冬季供暖期间免费乘坐公交车,治“堵”又治“污”,赢得群众连连称赞;1446个停车场免费错时对外开放,让聊城成为全省第5个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向社会免费错时开放的地级市;建立“交房即拿证”制度,解决了房地产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更治好了购房户的烦心病;高颜值遮阳棚稳步推进,成为创建文明城市路上的一道风景线......
此刻,聊城各级、各部门至上而下,瞄准老百姓所需,把百姓的需求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把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到“落地有回声”即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为民生,自我揭短!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实现振奋精神、转变作风、解决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阶段性目标,2019年3月27日,聊城开展以“聊城要发展,我该怎么办”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全市上下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自加压力、自抬标杆,促进聊城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创一流、走在前列。
下决心敢于自我“揭短”,真正扭转思维定式,树立起改革创新意识。聊城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孙爱军强调,要对标先进找问题,在对标中找到差距和不足,在提标中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努力从跟跑者变成并跑者、领跑者。
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直面短板,立行立改。在这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的大讨论中,如何改善民生、增进福祉,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关注话题。
“目前,咱们城区几条主干道路部分路段出现破损,路面坑洼不平,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及时巡查修补应是当务之急。”一条市民建议汇集到高唐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办公室,工作人员当天便转办给县相关责任单位整改落实。第二天,高唐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制定整改方案,逐一对县城区主干道路进行了地毯式排查修补。
针对振华购物中心附近停车难等意见,开发区开放了会展广场停车场,加快了会展中心二期停车楼项目建设进度;针对拖延多年的过街天桥问题,市城管局明确了整治标准和完成时限,市区7个过街天桥项目进展迅速;针对按年提取公积金偿还商业贷款业务的建议,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研究到实施只用了10天时间……一件件典型事例,揭露了工作短板,规范了干部行为,也回应了群众期盼,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不仅如此,这场大讨论也唤醒了全民主人翁意识,营造了人人思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网络监督员、企业家监督员、网格监督员......一支支以群众为主角的聊城特色监督员队员队伍热情履职,已经成为推动作风转变、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解民愁,“一把手”都上阵!
“喂,您好,请问您要反映什么问题?”今年4月20日,聊城市委书记孙爱军带头到市民热线受理中心现场接听群众来电,倾听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并现场安排部署,要求限期解决问题,给广大市民一个满意答复。
在聊城,小小的电话线,串起了百姓“万家事”,完善了民意反馈渠道。2020年3月6日,在经过整合市长热线、政风行风热线、民意直通车后,全新的12345市民热线挂牌成立,新的热线改变了过去投诉多门、政出多门的状况,实现了“统一受理”“一口办理”。
遍访村民、纾难解困,换回百姓真情拥护;俯下身子、用心倾听,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您好,家里有什么困难?”在聊城,每个周五像这样亲切的询问和对话就会出现在村庄社区、企业车间、项目工地。随着4899个“民情书记”服务队俯下身子,下沉到基层向群众主动“找问题”,这样的民情走访在聊城已经成为习惯、“新常态”。
这一“新常态”,始于2020年8月聊城市全面部署开展的以“遍访企业、遍访村居、遍访群众”为主题的纾难解困集中行动。行动围绕干部作风、营商环境、群众满意度“三个提升”目标要求,扑下身办实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停车难、难停车一直是困扰居民生活的一大难题,而在聊城市新东方龙湾小区,这一难题在集中开展的“三遍访”工作中得到圆满解决,80余停车位增加至100余个,市民停车难得到解决,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和“三遍访”贴近群众,让群众“来找茬”一样,今年上半年,聊城市各部门密集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走流程。“走流程”不仅走了过程,更走进了群众心里。市直部门一把手,甚至副市长化身“政务服务体验员”带头“走流程”,扑下身子、迈开腿走到一线,以普通群众身份或陪同群众办理的形式,体验线上、线下各种办理渠道,对各自部门工作开展全流程检验,通过真体验、真感受,来找差距、补短板,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有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每件小事当作自己的事、当成天大的事,才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