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突出贡献人才事迹展播|孙一倩:钢铁丛林中的女“超人”

··

  编者按: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年5月,德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王晓菲等12人被表扬为“德州市突出贡献人才”,为更好地宣传人才工作,在全市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德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特推出《“德”有你 才“州”全——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题,对各位突出贡献人才典型事迹进行系列展播。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君 高志玟 见习记者 杨钊 赵东辉 德州报道

  早晨七点多,孙一倩已经在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二醇车间控制室内,查看设备运行的指标数据。“这里的每一个设备、每一个管线,甚至每一个阀门、螺丝我都摸过,在我眼里都是有温度的。”孙一倩的工作岗位不止在控制室,她时不时要爬上10多米高的管廊,巡检管线、阀门运转情况。

  身材娇小,说话声音轻柔,初见孙一倩时,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女子,身上有齐鲁工匠、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首席技师等称号。跟随孙一倩穿梭在50万吨乙二醇装置的钢铁森林里,轰鸣的设备运行声,有力地证明了她和她的团队创造的这个“单套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单位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开车时间短、当日即达到优等品、当月即实现盈利”的业界模范。

  作为华鲁恒升唯一一位首席主任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孙一倩从事化工行业29年来,凭借着对技能操作的拼劲和创新求索的闯劲,她从一名操作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化工女“超人”。

  时间回到2010年,华鲁恒升开始筹建5万吨煤制乙二醇实验项目,公司将技术优化重任交给了孙一倩。当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国,但60%以上依赖进口。“乙二醇主要用于制造服装的上游原料聚酯化纤,当时,全世界也没有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生产的成熟技术。”孙一倩介绍说,为了打破技术瓶颈,孙一倩选择直面未知领域,开始了乙二醇的探索之路, 600多个日夜,她和她的团队先后解决了146项工程基础设计缺陷问题,消除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瓶颈386项。“那时候,我每天接打100多个电话。”

  辛勤的付出,最终使5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实现了100%负荷稳定运行,宝贵的工业化控制实践和工艺改进方案,为我国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生产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2016年,华鲁恒升决定开发建设国内首套单线产能最大的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从5万到50万,不仅仅是单纯扩大10倍的概念。面对浩瀚如海的数据,孙一倩不断改进技术方案,不断调整工艺参数。

  两年半的时间,孙一倩不仅直接参与开发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设计,还参与了投运的全过程,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成功开车,并成为我国自主研发,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乙二醇装置,我国的乙二醇技术也实现了世界领先。

  项目运行后,她继续对工艺进行优化创新和技术改造。 “用个最直观的数据来解释,那时候我们的煤制乙二醇装置上仅仅一条管道的技术改造,1小时蒸汽的使用量就减少了10吨,1吨蒸汽当时的价格是180元,1小时相当于节约1800元。” 此外,碳酯工序甲醇回收,年降低运行成本9000万元;优化酯化液相循环模,年节能降耗2360万元;优化偶联催化剂装填方案,降低催化剂消耗,提升反应收率,年增效1000余万元。

  在一次次的技术攻关中,孙一倩从一名单纯的工艺操作员,成长为一名具备全局眼光的大工匠。而正是像所有的工匠一样,孙一倩的脚步,如今已经踏上另外一个崭新的战场:2020年,孙一倩又参与到乙二醇下游产品的开发、试验、设计中,主导煤制乙二醇联产碳酸二甲酯新工艺的研发设计,并于2021年成功运行一套年产30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不仅成功实现公司向新能源领域的拓展,也因生产能力是目前行业最大能力装置的5倍,将对未来新能源行业发展发挥引领性的作用。

责编:蒋丽君
审签:赫 洋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