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聊城 | 东昌府区云海服装厂:庭院“方寸地”成了致富“聚宝盆”

··

  大众网记者 杨潇潇 聊城报道

  “缝着袄,带着娃,挣着钱,顾着家。”在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于营村的一家庭院里,缝纫机发出的阵阵“嗒嗒”声,让小院变得热闹起来,在十余名工人的有序操作下,一片片不起眼的布料变成一件件崭新的棉衣。

  “这里就是我们云海制衣的生产车间,他们有的裁剪、圈片,有的充棉、绗棉,几乎全是我们附近村的村民。”聊城市东昌府区云海服装厂总经理任凤云介绍道,云海服装厂是她一手建立起来的,成立于2019年,刚开始只是一个代加工工厂,今年以来工厂实施转型,目前已成为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全产业链厂家,年产量每年可达五六十万件,营业额相当可观。

  不过,如此庞大的生产量,却只有十几个人在工作,难免不让人产生疑问。

  “大家看到的只是我们一部分员工,我们是‘卫星工厂’,在周边四五个村庄也有很多我们的加工厂,并且有些宝妈如果家里有缝纫机,也可以把材料拿到家里加工,这样既不耽误看孩子,又不耽误挣钱。”任凤云解释道。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厂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不大,入行门槛较低,非常适合就地就近就业。然而,就是这么一份简单的工作,在同村村民周春霞看来,却意义非凡。

  “我是从别的县嫁过来的,算是远嫁,在这里没有很要好的朋友,孩子开始上学之后难免觉得无聊,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有自己的工作,而且时间自由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并且看着自己做的衣服能卖向全国各地,感觉自己有了价值,很自豪。”周春霞说。

  像周春霞这样的宝妈,在云海服装厂还有更多,随着棉衣被销往河北、江苏、新疆、内蒙古等地,也带领着她们的眼界走向全国各地。任凤云说,她之所以选择由代工厂转型为自产自销的企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要带领员工挣更多的钱,“我的经营理念就是对内成就员工,对外成就客户,帮助员工实现物质与精神双丰收,帮助客户实现行业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在明清时期,聊城便是重要的棉纺织基地,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棉服产业更是成为东昌府区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在11月2日刚召开的东昌府区棉服产业发展现场会议上,更是对棉服产业发展提出“提升全区棉服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任凤云也表示,她也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大大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中老年棉服行业的知名品牌,为中老年棉服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编:田明栋
审签:侯 晓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