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区 魅力德城|着力“三大高地”打造“首善之区” “魅力德城”把幸福生活传递到千家万户

··

  海报新闻记者 祁小丽 徐瑞 高志玟 德州报道

  新建的红色书屋里,不少居民正在悠闲地看书;服务台前,工作人员正热情地为居民办理各类事项;志愿者积分兑换超市陈列着不少“明码标价”的日常生活用品……5月16日,“首善之区 魅力德城”首届全国主流媒体德城行采访团一行来到德城区广川街道岔河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象。

  “我们围绕‘政治领航、法治保障、自治固本、德治润心、智治赋能’提炼‘党建引领、四治融合、善治岔河’党建品牌,实现治理与服务双提升。”站在四治融合、善治岔河党建品牌的文化墙前,社区工作人员任怡这样介绍道。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精细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校内+校外”实践,实现教育育人模式精准化;建成22个“口袋公园”,大运河博物馆群、东盟经济文化产业园、德工文创园等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城市大脑”提升,推动城市治理“一脑慧治”;教育、健康、文旅“三大高地”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气质、城市底蕴不断提升。

  在德州市德城区,一个值得期待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正在加快崛起。

  家校社联动 发展全环境育人“德城模式”

  育人根本,在于立德铸魂。穿行在德州市实验小学的校史长廊,时光纪念册记录了每一届毕业生的毕业照片,还展示了很多有关学生成长的图片内容。德州市实验小学是全国文明校园,也是一所践行“生态育人”的教育乐园。学校以“全环境育人”工作机制为抓手,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在学校,生态园、阅览室的森林故事屋都是孩子们在校园中最愿意去的阅读场所;在班级,每个班级充分利用格子书柜让教室长成图书馆的模样;在家中,学校倡导每个家庭将书作为家的“装饰材料”,家校携手,缩短学生与书最后一米的距离。

  在德城区,家长学校运用“互联网智慧+上门服务”,建立完整的多元化服务机制,打通了家校沟通平台。通过学校“送单”、家长“点单”、自行“创单”,推出家庭教育必修课,按需选学解困惑,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吸纳家长参与家庭教育课程开发。建立全景式劳动教育体系,“田园小农夫”“时令节气”“神农百草园”等实践课堂,可以让学生体验农作物播种、锄草、施肥、收割等养护管理,摘菜、洗菜、下锅烹炒等美食制作步骤,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教育。挖掘德城运河人文资源,倾力打造“运河古街”“德州窑红绿彩陶瓷艺术博物馆”“电大农场”等一批研学基地,开设“运河漕帮押镖”“瓷饺子鱼”“田园春趣”等系列运河文化研学课程,探索“研学课程+融合活动”模式。此外,德城区投入118万元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体验馆,依托“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和“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提供心理“体验-评估-指导”全链条式健康服务。

  传承中医药文化 打造卫健高质量发展“德城样板”

  在德城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的儿童保健部,记者们惊奇地发现这里针对不同年龄的宝宝,打造了不同功能的儿童训练馆。“我们站在小朋友的角度,将这里打造得像一座森林主题游乐园,通过小动物的鼓励,让宝宝能更加乐于活动。”工作人员说,德城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成德城区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涵盖0至3岁照护中心、高端托幼机构、儿童早期教育、康复医学中心、月嫂培育中心。同时,德城区妇幼保健院落实“妇幼+中医药”模式,把中医药元素融合到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中去,在临床科室开展穴位贴敷,在儿童康复科开展小儿推拿按摩;开展新生儿湿疹和黄疸药浴,让新生儿免受服药之苦;开展耳穴压豆,调理失眠、颈肩腰腿疼等疾病;制作中药香囊驱蚊香包,开展“三伏贴”“三九贴”贴服业务,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中医药技术的效果。

  德城区先后建设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市立医院扩建等5个医疗项目,落地一家心脏病专科医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集中优质中医药资源,建成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级县域中医龙头专科1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单位2个、市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中医优势专科3个、基层中医特色专科2个。先行先试开展中医阁建设,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长效机制。开发上线的“德城区中医便民地图”,提供医疗机构位置查询、优势专业介绍、知名专家预约等服务,打通中医药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智慧共享中药房,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开展中药代煎配送到家服务,推进“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纵深发展。

  便民服务升级 城市更新攻坚“德城文旅高地”

  各摊位排列井然有序,货品整齐地码放着,不少市民正在选购蔬菜、水果、肉类等生活必需品,北园便民市场一片热闹非凡,穿行其间,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作为德州市(城区)较早的便民市场,始建于1989年的北园便民市场,至今先后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修建,2021年市场改造是提升城市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总投资1800余万元。改造后的市场可用营业面积达到6700平方米,可容纳商户近百户,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一、二楼业态互为补充,互相带动,不仅可以保障周围30余个社区(小区)居民“菜篮子”的基本需求,还为德州市推动社区商业发展、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提供了“样板经验”。

  芳草丛生,绿树成荫。树荫中古式建筑的牌匾上书“醇儒书院”,大石上“繁露园”三个大字映入眼帘。这里,就是德城区今年开园的首批“口袋公园之”一,占地23亩,繁露园的名字,取自于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繁露园的位置,就是明清时期董子读书台与竹竿巷共同旧址,这也使得“口袋公园”有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延续着城市的历史文脉。

  自2021年开始,德城区已相继建成开放了18处口袋公园。从休闲到运动,从漫步到骑行,遍布城区各个角落的口袋公园正逐渐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德城区高标准编制口袋公园建设实施规划,统筹安排49处公园选址和建设计划,加快补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短板,构建起“城在园中、处处皆景”的公园城市规划新格局。

  在德城区,新商业、新住宅、新配套取代了“老破小”;小公园、小绿地、小市场代替了昔日的“边角地”;藏在城市角落里的老厂房,被挖掘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近五年来,德城区累计实施片区改造45个;改造老旧小区423个,总量占到全市的60%以上,区域首位度、生态宜居度、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被评为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大潜力城市。德城区大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以高品质生活培育城市,不仅走出了德城区城市文化创新的风采,也将以优美的城市环境、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发展氛围,吸引着产业和人口加速集聚。

责编:赫洋
审签:赫洋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