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丨朱永新:教育者需要突破的3个思维定势
··
近日,教育局长高峰论坛(2023)成功举办。论坛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发表《建立教育新思维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分享。
教育局长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教育决策,领导推动地方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人物。下面,我想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改革参与者,以及作为一个教育党——中国民主促进会的普通会员,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首先,教育数字化变革,绝不是在现有教育体系中应用数字技术那么简单。
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快速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和无限的可能。2022年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贡献率已达到了73.6%,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知识、技能的存储和呈现方式,重塑了教与学的过程,重塑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重塑了教育生态,甚至会彻底改变教学管理、教育治理的方式,给全球教育带来了无限的创新和想象的空间。正如数字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重塑了产业格局一样,教育数字化也必将重塑教育的格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教育格局。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数字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机遇和战略路径。
其次,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并非是推动教育变革的唯一力量。
中外教育发展历史证明,没有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任何技术都无法真正改变教育。要真正理解教育数字化、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还要把教育数字化放到更宏大、更深刻的时代背景上来认识。人类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加剧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区域性战争等。当然,还有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的广泛应用,都给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石,也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源,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期许。要把美好的期许变为现实,教育就必须深刻把握未来,自觉拥抱未来。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一份关于教育的全球性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首次提出了“教育正在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所以,我们要办好今天的教育,就必须深刻洞察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何方。我在2019年曾写过一本书叫做《未来学校》,今年又写了一本书叫《教育的减法》,这两本书都是对未来教育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围绕今天论坛的主题,对于未来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建设,我想就三个关键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突破三个中心,一是突破人类中心的思维,二是突破学校中心的思维,三是突破分数中心的思想。
第一,要突破人类中心的思维定式,力行生态文明教育。
我们长期以来奉行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人是社会上最重要的主宰,所有的思考,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为中心来展开。这个思维方式在今天不能说已经走到了尽头,但至少已经显示出一些弊端。
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起重新构建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这份报告指出,全球各国需要重新定向,因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地球的未来,而这两者都面临危险。现在人类和地球都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边界,人类的未来又取决于地球的未来,这一断言基于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实。其实,我们都已经感受到了全球气候变化,这份报告用了大量的事实来说明这个问题,所以提出当下迫切需要一项“面向教育的新社会契约”,这个新社会契约就是“让我们能够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学习以及学生、教师、知识和世界之间的关系”,重建我们与彼此、与地球、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这份报告是一个很重要的宣言,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乃至整个人类、整个世界要从人类为中心走向生态为中心。人只是整个世界、整个生态中的一个部分,如果仅仅考虑人的命运,不考虑整个生态的平衡,人最后也很难真正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
危机重重的地球已经向教育发出了求救信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份《报告》明确提出:“学校应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典范,以塑造我们所期望的未来。教育必须促使人民意识到环境、社会和经济之间内在的相互联系。课程必须汲取各种形式的知识,帮助学生及其社群认识到人类与这个并非有人类梦想的世界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使其能够适应环境和扭转气候变化”。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郑重向全世界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如期实现,要求我们采取低碳消费这一全民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最直接路径。与此同时,面向全社会的“碳中和教育”同样是必由之路。实现零碳排放以防止气候变化带来最坏影响的临界时刻,也许还会提前。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人类的消耗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承载的能力,大约需要1.6个地球来支撑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降解我们的废弃物。所以进行“碳达峰”和“碳中和”,涉及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我们必须以“碳中和教育”加速人类认知转变,并采取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守卫我们共同家园,拥抱人类共同的命运。
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太空移民,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教育应该为拯救家园做好基础性工作。我的具体建议是:
一要完善节约资源和绿色低碳的学校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充分纳入节约优先、低碳绿色的生活理念。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持续加强绿色学校建设,完善绿色学校标准。
二要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社会的带动作用。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生态文明主题活动,促进家庭参与社区、街道志愿服务等形式,践行节约适度的生活理念。
三要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全民教育。增强公众节约意识,塑造公众对于低碳生活有益于身心的正确认识。编制全民绿色低碳生活手册,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为公众参与低碳生活提供信息平台。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成为目前教育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教育局长们应该关心关注的问题。
第二,要突破学校中心的思维定式,构建现代教育生态。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有两大教育理想。第一是“有教无类”,这是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第二是“因材施教”,这是关于教育品质、教育个性化的问题。为了这两大教育理想,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努力、在推进,但是一直还在路上。
一百多年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并在《明日之学校》中提到了他所预见的未来学校的模样。如今,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技术为实现这两大教育家的理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近代以来建立起来并不断精致化的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本质上是在教育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到一个称之为“学校”的地方,实现对工业化社会所需人才的大规模培养。
这种教育体系最大的问题在于强调效率优先,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生产”人才,用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安排教育生活,除了统一的入学时间、统一的上课时间、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还有统一的考试评价等等,用这样一系列的“统一”来培养年龄相同但个性迥异、能力水平不一的人。结果往往为了培养一部分人要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为了培养应试的能力而削峰填谷,取长补短,牺牲了最重要的潜能与个性。
今天的学校,虽然做了很多改进,但仍然是在学校中心的思维下进行的教育变革。无论是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研学旅行等等,应该都是正确方向,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学校中心的一些缺陷。但总的来说,学校依然还是一个“孤岛”,边界、围墙仍然坚不可摧,学校仍然在校园内实现自己的封闭性的教育循环,本质上也不需要和外部世界进行更大的连通。
毫无疑问,长远来看,建立在工业化背景的学校教育体系,不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于个性化的需求。而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教育资源的泛在化已使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发生、无人不能学。早在上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就提出了学校消亡论,当然学校是不可能消亡的,但学校的边界一定要发生变化,我在《未来学校》这本书里提出要重新考虑学校的构架,就是这个原因。现在的学生可通过图书、媒体、网络等途径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不是非得去学校学习。
而且,学校学习和职业生涯再也不是两个截然不同彼此孤立的阶段,前者不是简单的为后者做准备。过去我们对学校的定位就是学校为职业生涯做准备,现在是从摇篮到坟墓学习,无间断的、交替式进行。这样一种学习、工作,工作、学习的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常态化景观。
现在,我国已经有超过1.39亿户的家庭接入了1000Mbps及以上的高速网络,全国有超过94%的家庭接入了100Mbps及以上的固定宽带网络。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99.9%的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所以互联网在家庭中的普及以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应该说形成了网络覆盖完全、线下多媒体教学空间和网络教学空间融合的泛在化学习环境,为学生的信息传播和知识获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
前几天,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出版公司麦克劳希尔出版了我的《未来学校》英文版,俄罗斯也即将出版这本书的俄文版。我在这本书中一个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传统的学校变成现代的学习中心,每个中心都有不同的核心课程,除了学校以外应该有更多的社会教育机构参与教育资源的提供。人们根据选择的课程可以选择若干学习中心。
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如果我们做好家校合作,在家学习、线上学习、小组学习等的效果不一定亚于学校,甚至有些课程还好于学校。这种趋势的变化从根本上挑战了传统学校在知识和教育上的垄断地位,它必将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会让教育景观发生更多变化。
今天,教育场景发生了变化,让我们看到未来学习中心正在呼之欲出。首先,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足以支撑教育面向各级各类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我们对未来学习中心的所有构想都有原型。包括学分银行,它是适应未来学习中心的教育评价系统,所有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将以学分为单位进行度量、存储、认证、积累和转换,有利于促进人人、时时、处处学习。所以,无论从理想还是从现实,从可能性还是从可行性来讲,未来学习中心是最有可能在中国去实现的。
当下,随着新的知识越来越多,新的要求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地做加法,不断把更多内容注入到学校的生命之中,这种做法是需要反思的。在信息时代知识碎片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特别强调课程的整合,我所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提出了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真善美课程为主干、以特色课程为补充的新的课程体系,建议在课程上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做减法甚至做除法,而不是加法更不是乘法。
教育数字化变革的深入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推动教育生态的现代化演变。我们一要下决心推动建立更加开放的教育体系。要创造必要的制度条件,让局长、校长们能基于学校而又跳出学校办教育,更好地利用社会(包括家庭的)教育资源、线上的数字化资源和线下的各种教育资源。同时要搭建国家级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体系。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成中国最大的公共、公益性学习中心,成为中国最大的一所网络学校。二要鼓励民间大胆创新创造。特别要探索一套推动教育创新交流、展现、表彰的机制,让实践中涌现的好的教育实验、教育课程被更多学校看见,并推动更多学校借鉴。刚刚在珠海闭幕的由北师大主办的第六届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三要给予局长、校长更多办学自主权,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我们今天的高峰论坛实际就是这样一种探索。
第三,要突破分数中心的思维定式,重视未来人才素养。
教育考试制度与教育一直相伴而行。长期以来,教育界流传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数成为衡量师生水平的唯一标准。大家甚至认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问题在于,分数真的公平吗?同样考80分,能力是一样的吗?同样的高考分数,知识能力水平是相同的吗?数学家告诉我,同样是数学考80分,两个人的数学能力不一定一样。
所以,更重要的是分数与我们的人生到底有多大关系?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突破分数中心的思维定式。站在教育数字化变革的门槛上,我们的未来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素养,这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未来教育发展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国家教育方针来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对教育培养什么人的基本规范。进入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及联合国、OECD组织都对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了结构性描述。我国也提出面向21世纪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构成核心素养的若干方面,比如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方面,这些都为我们理解时代需要的人才特征提供了画像。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未来需要的人才绝不仅仅靠分数而屹立于这个世界,绝不能仅仅强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这些智力因素,还更强调非智力因素,也就是社会与情感能力。比如:有理想、有积极向上的力量,能与人合作、能创造等,远远比分数重要得多。
在此,我想围绕对未来社会的“六大认识”,谈谈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应具备哪些“刚需技能”。
1.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更加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个体。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推进、环境问题的加剧等。面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我们应更加重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个体,让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未来社会的虚拟性更加需要真实的社会交际和社会情感能力。未来社会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5G网络、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交流、学习和工作。但这种虚拟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忽视真实的社会交际和社会情感能力。相反,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以及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技能在未来的社交生活中尤为重要。
3.未来社会生活的非组织化更加需要人的自主规划和自主管理能力。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生活的非组织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这意味着人们将面临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管理的机会。这时候个人的自主规划和自主管理能力尤为重要,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功,实现价值。
4.未来社会生活数字化更加需要人的数字生存能力。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字技术能力,以适应新趋势。正如孙正义所言,未来10年内接触AI的人与不接触AI的人会有人和猴子的差距。比尔盖茨也曾撰文阐述,人工智能中的“智能体”将在未来颠覆我们使用电脑的方式,他所提出的“智能体”概念,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感知环境,并能基于用户的需求自主采取行动的系统软件。这些观点也揭示了只有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数字生存能力,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数字化社会中立足、发展和取得成功。
5.未来社会更加需要具备幸福生活能力的人。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的最高目标。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在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了教给学生多种知识,但却没有教给学生最有用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教师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的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要实现这个目的,关键是要记住: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收器,生硬地灌输知识不可能取得任何有效的教育效果,只能是劳而无功,甚至扼杀学生的灵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成为人云亦云的“呆滞”者。只有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6.未来社会更加需要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日益增多,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的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胸怀,我们如何进行国际理解教育,非常重要。虽然我们的学生在学外语,但并没有真正懂得国际理解。这样一种和平的精神、人类地球祖国的情怀,应该在学校里播下种子。所有善的种子,都是在学校播下的。你在学校播下什么样的种子,未来就会收获什么样的人。
以上,就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几点思考,有些天马行空,但是我坚信,所有这些观点、判断、建议,其实离我们并不远,都能在我们大家所在的地区,包括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课堂上实现。教育数字化变革的浪潮方兴未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人类自身、局限在校园自身、局限在分数之上,希望各位教育局长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多一些新的教育思维。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我们深知,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在座各位都是区域教育改革的决策人、指挥官和引领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握方向、看清趋势,推动当地教育改革,顺应数字时代的变革,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来源丨全国教育局长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