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守护者⑩地下行走8000公里,只为“地上”灯火通明

··

  编者按:也许你会感叹,这座城市很美,但你却不曾留意,是出租车司机守护了城市乘客的出行,是环卫工人守护了城市道路的清洁,是交通警察守护了城市车辆的有序流动,是人民教师守护了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

  在潍坊这座文明幸福之城,他们用辛勤和汗水,换来城市的干净舒适;用忠诚和奉献,守护城市的万家灯火、群众平安,他们是这座城市最忠诚的守护者。即日起,大众网潍坊·海报新闻将联合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开设【城市守护者】栏目,走进潍坊基层奋战者群体,记录他们坚守岗位的最美身影,用最真诚的制作致敬潍坊的守护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永莲 刘晓娟 史艳辉 潍坊报道

  你可曾体验过在地下行走的感觉?你可曾体验过在仅容一人通行的狭长隧道中长时间行走的感觉?当你正常行驶在马路上的时候可曾想过,就在你脚下那条昏暗狭长的电缆隧道里,有人在来回忙碌。

  在我们的城市,有一群“地下工作者”,他们每天扛着设备、打着手电,在狭长的地下隧道穿行,边走边检查隧道内是否渗水,各检测设备是否正常、高压电缆线路是否有异常、气体含量是否超标、光纤是否异常等……他们是电缆运检员,常年行走在阴暗潮湿狭窄的地下空间,默默守护着城市的电力“命脉”,支撑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却不为人所知。

  今年55岁的张柏宗是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电缆运检班的班长,也是一名在地下穿行了10年的老电缆运检员,10年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城区地下所有的电缆隧道,行程超过8000公里。

  阴暗潮湿的地下隧道,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场所

  9月18日上午9时30分,市区东方路与梨园街路口西侧的宝梨健隧道入口处,张柏宗与其搭档拿着望远镜和测温仪,正在对地面上的电缆平台进行检测,他们一边按动手中的仪器,一边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好。

  “我们检测电缆跟医生看病是一样的,用眼睛看,看周围的环境变化,看各种接口、衔接处有没有老化、氧化的迹象。用耳朵听,电缆如果接触不好就会有响声。用测温仪测温度,看是否与当天的气温相符,数据收集好,回去一一记录,并与前一次的记录对比,结合多年经验判断电缆的运行状况。”张柏宗告诉记者。

  说完,他和搭档戴上安全帽,拿起手电筒和气体检测仪走进了隧道入口,下隧道之前他们先把气体检测仪的检测线放到底部,屏幕上显示20.9%的氧气浓度等各种气体合格,方可进入。进入隧道后记者发现,这是一个高约2.5米、宽约2.3米的空间,左右两侧墙壁上安装了很多电缆支架,支撑着一条条长长的电缆,这些支架让本就狭窄的隧道更加拥挤,仅容一人通过。

  还没开始走两步,一股浓重的潮湿气息扑面而来,记者看到,两侧的墙壁和电缆外表上都有一层细细的水珠,地面反水潮湿,有的地方长满了绿色的青苔,走在上面容易打滑,地势低洼处还有积水,需要铺一层木板才能过去。虽然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照明灯,但因隧道狭长,且与地面隔音效果好,除了几个人走路的声音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内部的气氛十分压抑。在如此湿冷的环境和压抑的气氛下,记者每行进一步都是煎熬,而张柏宗和搭档们始终和在地面上一样平稳,“我们每周都有三四天的时间要下隧道巡检,几乎每天都要走上万步,早已适应了这里面的环境。”

  张柏宗告诉记者,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在辖区进行线路巡检,带着设备对电缆进行带电检测,及时发现缺陷或者故障,第一时间排除,保障线路正常运行。这种电缆隧道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走,已经走了整整10年,行程超过了5000公里。

  电缆线路有异常,他永远冲在最前面

  电力抢修是个特殊行业,需要24小时待命,没有正常节假日,逢年过节、寒冬酷暑、恶劣天气都是线路保电的关键时段,越是这种时候他们的工作越忙,任务就越重。

  “一人坚守,万家团圆”一直是张柏宗逢年过节的真实写照,从事电力工作37年多以来,他连续25年值守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守护着“别人家”的灯火通明,节假日的坚守更是数不胜数。就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期间,一场大风大雨突降潍坊,为了保护电缆不受破坏,张柏宗一头扎进隧道里,组织防水、防风和排水,忙得不分昼夜,却没注意到,身旁早已是万家团圆的灯火。

  正在施工中的宝通街快速路,与大量的电缆管道交叉而过,为了不影响施工进程同时保证电缆不受破坏,张柏宗和他的班员从今年春节开始,每天至少4次前往施工现场协助工人顺利施工。

  “我这半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让千家万户都能正常用电,这个城市的灯火通明有我的一份贡献。”说起自己的工作,张柏宗满满的自豪。从1983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无论城市电缆线路如何改变,电力设备如何更迭,张柏宗始终坚守在电力抢修第一线,上杆塔,下隧道,严寒酷暑、疾风骤雨,越是恶劣的天气,越能见到他坚定的背影。

  2020年12月的一天,呼啸的北风中夹杂着晶莹的雪粒,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只有一辆辆黄色皮卡在慢慢穿行,像一个个忠贞的战士守护着自己的家园。突然一通电话打进来,焦急的气氛瞬间弥漫在整个驾驶室里:“宝梨健隧道内一组电缆中间接头有放电异响。”张柏宗听后眉头一皱,沉稳地说道:“你们先出来,我们马上到。”几分钟后,他与班员出现在宝梨健隧道门口,带好装备进入隧道,在幽暗灯光的指引下,一行三人进入了逼仄的地下通道,一步步前行着,周围再无喧嚣,只有连绵的脚步声抚慰着众人空荡紧张的心情。不知过了多久,走在最前面的张柏宗终于找到了发出异响的源头,那是110千伏的电缆线路,如果不及时处理,异响随时可能发展成故障产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没有丝毫犹豫,他让大家退后,自己顶着巨大的压力迅速处理好了故障。

  “大家跟在我后面,保持四米的距离。”这是张柏宗在抢修现场最常说的一句话。无论什么情况,他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2019年“利奇马”台风期间,他带领大家巡视各电缆隧道时,在积水过膝、浑浊不见底的街上深一脚浅一脚行进;2018年“温比亚”台风期间,金马站隧道坍塌,变电站供电电缆线路抢修,他带领班员连续四天五夜奋战在抢修一线;在25个坚守岗位的春节假期里,他把别人都撵回家团圆,却放弃了自己和家人的团圆。

  为城市“掌灯”37年,愧对家人但不后悔

  张柏宗所在的电缆运检班,承担着全市10千伏和35千伏及以上电缆通道运维及电缆线路的运维、检修、抢修等工作。可以说,张柏宗和他的班员们在工作中几乎见不到阳光,却是这座城市最光明的守护者。

  穿行城市37年,张柏宗把自己练成了“活地图”,全市400多公里电缆通道,近5500个工井、11000个井盖,22条隧道。 隧道从哪里进,工井从哪里下,线路什么走向,通道如何改进,他如数家珍,整个城区的大街小巷清晰地印在他脑海里,胜似一台精密的电脑,记录着2012年电缆班成立后电缆线路的所有相关,一直存放着最新数据。

  “东方路樱前街东南角,那里有个建设银行,就在银行前面,那个通道是隧道形式的。”“你们找的那个路口是对的,顺着往西走大概200米左右,路南侧有个隧道入口。”每当年轻队员遇到难题,第一个拨通的总是他的电话,而他每次都是瞬间接起,沉稳又不假思索地指导,仿佛能透过重重遮挡直视现场。

  “我从1996年拥有手机,25年来从未离身、从不关机,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走到哪带到哪,除了下隧道没有信号,任何时间的电话我都能第一时间接起来。”张柏宗告诉记者,自从参加电力工作后,他就基本没了社交,亲友聚会没时间去,即使去了也从不喝酒,因为随时可能开车出抢修现场。女儿抱怨从来没有和爸爸一起过过年,他谈到家人时愧疚但不后悔,“供电线缆连着千家万户,我们的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供电安全,苦点累点不算啥,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坚守到底。”

  常年行走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张柏宗和班员们不可避免地都患上了或轻或重的风湿病,一下阴天下雨就关节疼痛,而这时往往是检修最忙碌的时候,顾不得疼痛,拿上设备立即奔赴“战场”。因此,所有坚持奋战在一线的电力人,每一个都是不怕苦累、勇于逆行担当的勇士,每一个都是城市万家灯火的掌灯人。

  在潍坊,像张柏宗这样兢兢业业的基层劳动者数不胜数,无论寒来暑往、春夏交替,他们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坚守在岗位上,用最朴实的劳动守护着自己深爱的城市。

  “你守护城市,我来守护你!”接下来,大众网·海报新闻将持续关注报道潍坊各个行业的基层劳动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示他们的奉献精神,让他们守护城市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被守护的温暖。

责编:焦 雪
审签:刘贝贝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