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评】数字文明缘何对尼山情有独钟?
··
考公面试题,是对公务员的一个最基本素养的考察。2020年8月29日下午山东公务员面试在紧张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其中有一道真题,是漫画题:一个人类乞丐在右边墙角蜷缩着,一个机器人夹着公文包,向他手里的杯子里投掷螺丝和螺帽,他身旁的小狗也满怀惊讶和担忧地看着旁边走过的机器人。请考生谈谈对漫画的看法。
这道漫画题难住了不少考生,面对着这样一道题,许多考生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操作?怎么人类变成了乞丐,还要向自己造出的机器人乞讨,连机警的狗狗都如此惧怕它?很多考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
漫画是画界的小说,总是容易用最戏剧化的表现力引起人共鸣和调侃,但是这幅人类向机器人乞讨的画面,却让很难让人轻松的一笑了之。
这幅漫画最早出现在《纽约客》的杂志上,主要揭示了关于工业领域机器人深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人们研发机器人是为了服务于人类,帮助人类完成任务,而现在人们的生存空间正在被自己造出的机器人挤压。
6月25日至2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将在山东曲阜召开,对话以“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主题。
从数字技术发展本身而言,尼山不是制高点,数字文明缘何对尼山情有独钟,要穿越千年进行这样一场对话?
首先,是由数字技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数字文明是数字技术推动下有别于工业文明的人类发展新进程,是全球参与、全民共享,技术向善的总和。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一种工具。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作正在被机器人取代,这对于富人来说,特别是一些企业家来说,可能是好事,因为他们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对于穷人来说,则意味着灾难,他们生存的希望正被人类研发的机器人吞噬着,很显然这种情况已经背离了人们研制机器人的技术向善的初衷,而科学家还在研发更加智能的机器人,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调整,也就预示着将来会有更多人的希望被人类自己研制的工具所吞噬。
宋代开国名相赵普用半部《论语》治天下成为史上佳话,《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经典著作,儒家思想核心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法治''等德道思想,这些思想不仅能对治国安邦提供良策,而且对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山东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也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之所以选择尼山举办数字文明对话,主要是因为尼山拥有深厚文化资源,通过对尼山文化资源的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如何避免机器吃人现象的发生,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新途径,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事业发展进步和数字文明。
其次,数字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明是相通的,不管是西方文明还是东方文明,不管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它都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
物质文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人们发明科学技术,原本是为了造福人类,但现代工业化社会由于单纯执着于科技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而忽视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结果导致科学技术的应用不是实现人的本性、解放人,而是损害、束缚、操纵人,科技逐步被异化,成为奴役人类的工具。人类向机器人乞讨的漫画主题,就说明人类发明了机器,却反而被机器所奴役的悲剧。所以,数字文明如何发展从其本身找不到答案,必须到思想文化方面寻找。
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是儒家思想一贯的追求。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所以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以财富多寡为标准,更重要的是看人性是不是被尊重、被解放、人格尊严是不是被呵护。
这种“人贵物贱”的儒家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数字文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显示指导意义,数字文明的发展必须以更好的服务人类为标准,否则就失去其本来的意义。
据悉,对话主论坛将聚焦“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对话: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借助人类文明的“智慧宝库”,应对人工智能这个“科技变量”。相信世界互联网数字文明对话尼山,一定不虚此行,一旦情有独钟,便会生死相许,与尼山携手,一起倾力打造一场数字智慧大碰撞、多样文明相交融、文化“两创”别样红、合作共赢创未来的盛会。
作者:苏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