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看山东丨京台高速公路齐济段改扩建工程:打造“六改十二”高质量建造全国样板
··
海报新闻记者 闫晓辉 通讯员 魏志尚 韩洪超 济南报道
近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京台高速公路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工程小角度跨越既有道路钢混组合梁首联滑移顺利完成,这是国内首次将单方向车流以小角度高架桥形式跨越既有高速,为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京台高速公路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全国首条“6改12”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齐河至济南段是京台高速公路山东段改扩建工程的最后一段,项目全长23.999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京台高速公路在南北路网中的作用,对加强西部经济隆起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产业和经济联系,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京台高速齐济段迎新进展,首联滑移顺利完成
据悉,5月底的滑移作业是在完全不影响京台高速通行运营的情况下展开,侧向滑移的小角度跨越既有高速钢混组合梁桥为项目黄河特大桥北引桥第5-7联(右幅)的第6联。施工过程中,项目遵循降本增效和绿色发展理念,采用新型钢混梁施工工艺,钢盖梁采用厂内分段制造,现场组拼后再进行整节段吊装;钢混组合梁(主梁)采用在桥外侧支架上小节段拼装后,再进行整体横向滑移。值得一提的是,钢主梁、钢盖梁均采用免涂装耐候钢,具有抗腐蚀性能良好,降低维护成本等优点,在省内高速公路建设中大规模应用尚属首次。该滑移工艺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方案,有效解决了跨越既有高速施工难度大、无法直接在桥位安装支架施工等难题。
施工前,项目通过三维动画模拟等多种手段,组织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安全交底,保证了此次施工的质量安全可控。同时,项目办组织开展了“线路多重叠小角度吊装上跨运营高速新建桥梁性能与施工成套关键技术”课题研究,总结编制了完整的施工工法。
此次滑移的顺利完成,为接下来第5联和第7联的横移施工夯实了技术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技术设备创新、工艺工法升级,助力工程建设提质增效
京台高速公路齐济段改扩建工程起自京台高速与济聊高速交叉的晏城枢纽,经德州市齐河县,济南市槐荫区、市中区,止于京台高速和济广高速、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段交叉的殷家林枢纽;采用双向十二车道高速公路(既有老路维持双向六车道,黄河特大桥路段左侧下游分离新建双向六车道,其余路段两侧各分离新建单向三车道)标准建设,项目包含黄河中下游最大跨径公路桥工程。
项目着手之初,项目组精准研判,精确把握工程特点,以制度科学化、管理专业化,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以设计耐久化、方案最优化,精益求精根绝缺陷源头;以优选料源、规范检测为抓手,筑牢工程质量第一道防线;建立“试验先行、首件验收、全面推广”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路基路面质量控制水平。
项目上下树立品质百年的建造目标,在“严控预制梁板压浆质量,确保压浆密实;规范混凝土护栏施工工艺,提高护栏质量;数字化加持,提升混凝土拌制质量;借助温度监控系统,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严格钢筋混凝土构件及钢结构施工质量;及时总结施工经验,破解质量通病”的同时,研发了泥浆旋流器、独柱式抱箍支架、桩基钢筋笼卡盘、RC智柱侠等创新机具设备,不断推动第一生产力的提升。
向“新”而动、向“智”而行,利用新质生产力引领高品质建设
近年来,山东高速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推动实体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京台高速公路齐济段改扩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智能装备水平持续升级,不断提升工程建设质效。
项目搭乘国家数字化转型快车,开发BIM协同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数据流转。
在推广智能化施工装备和系统方面,项目T梁、箱梁预制应用全自动移动液压模板,轮胎式提梁机、智能压浆机、ZNB智能张拉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提高场站加工制造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加工误差。应用智能语音播报器,提醒现场人员安全注意事项,对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及时纠正。研发应用混凝土数字化人工振捣系统,灌注桩浇注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开发履带式顶推设备,推广3D打印技术于工程建设……
钢结构加工工厂化、智能化方面,项目分别在钢结构加工厂内构建了钢结构制造云平台,通过设置板材预处理线、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和光纤激光切割机以及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等先进设备,实现钢结构制造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产品精品率。
同时,借助“厂内块体制造+桥位快速组拼”工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项目黄河特大桥主桥钢箱梁采用“厂内块体制造+桥位快速组拼”的施工工艺,进一步发挥了钢结构桥梁可预制化生产、绿色环保的优势,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
为传统基建安装“智慧大脑”,让交通基建加快绿色转型发展。下一步,项目将以“六个主题年”活动及“山高·行”品牌建设为总抓手,抢抓施工黄金期,保安全、促进度、创品质,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全年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