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烟台市委加快构建“1+233”工作体系|“2”:动能转换、乡村振兴

··

  强力推进动能转换

  形成以新动能为主导的发展新格局

  《决议》提出,奋力振兴县域经济,全面落实振兴县(区)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实现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在全国和全省排名赶超进位。

  部门行动

  市委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松杰: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市发展改革委将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百舸争流、协调联动、全面振兴的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因地制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绿色化工、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推动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推动航空航天、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打造园区发展升级版,推动4个国家级园区提升发展、4个国别园区开放发展、8个省级开发区转型发展、6个省级化工园区聚集发展、4个特色园区创新发展。积极融入重大区域战略,借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国家、省级战略,推动区市实现区域融合发展新突破。坚持统筹发展理念,推进县城精明增长,精准高效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县域发展整体水平。

  《决议》提出,大力提升产业能级,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本土产值2个2000亿级,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4个千亿级,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步超前谋划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N个前沿性产业。

  部门行动

  市工信局局长林阳:

  市工信局作为全市制造业产业培育的主要责任部门,将聚焦“9+N”产业,研究制定《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逐一明确产业发展重点,研究实施路径,提出政策措施。以“链长制”为抓手,围绕“9+N”产业部署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逐一绘制产业链全景图、发展路线图、导向目录等,有序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中交,万华二期120万吨乙烯项目开工建设,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车基地实现首款中高端纯电动乘用车量产。高水平举办胶东经济圈工业互联网峰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高标准建设胶东经济圈数字经济生态产业园、世界设计公园、国际设计小镇等,努力创建5G网络示范区、工业互联网先行区和世界设计之都。

  市委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松杰:

  市发展改革委将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构建“7+4+5”产业体系,实施重点项目带动、领军企业培育、集聚发展聚能、服务创新引领、产业融合示范、“互联网+”平台建设、服务品质提升、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利用三年时间,推动全市服务业突破发展。

  《决议》提出,梯次培育企业方阵,大力培育规上、上市、高新技术、外资、高成长性、国有及控股“六型企业”。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在市政府12345政务服务热线设立“企业家之声”,24小时受理企业反映各种问题。

  部门行动

  市工信局局长林阳:

  市工信局将壮大规上工业企业群体,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运行分析与服务,分解区市规上企业培育任务,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全力推进工业企业“小升规”,到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600家。大力培育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深入实施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大力加强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建设,不断完善“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上市公司”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力争到2023年全市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分别达到150家和8家左右。完善常态化服务企业制度,深入企业摸实情、听诉求、强服务,实现问题收集、办理、反馈全流程管理。积极做好三争一服,把握吃透政策动态、弄清支持资金投向,全力为企业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

  《决议》提出,精准开展“双招双引”,坚持深耕日韩、巩固欧美、拓展“一带一路”,聚焦产业链培育,瞄准三类500强精准招引。

  部门行动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新姿:

  精准开展“双招双引”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市商务局将迅速打响招商强基、招大引强、结构优化、产业招商、园区发展、平台搭建、合力招商等“十大”招商引资攻坚战,力争下半年新储备在谈项目700个以上,落地优质项目500个、引进“三类五百强”投资项目80个、总投资过10亿元项目160个以上,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0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秉持系统观念,抢抓RCEP等重大战略机遇,构建产业招商资源库。坚持改革创新,创新实施“标准地”招引,创新境外上市、返程投资等利用外资方式,加快引进日韩资。搭建重大平台,搭建“烟台市对话世界500强活动”等国际化、引领性招引平台,精心组织产业招商活动100场以上。强化管理服务,实施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用足用好“双稳”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推动100家以上外资企业增资扩股。

  《决议》提出,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多层次高能级科创平台。

  部门行动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勇军:

  市科技局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建设,组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亚欧先进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9+N”制造业构建平台体系,重点推进万华全球研发中心、南山科学院以及明石微纳传感、夏普超高清、冰轮山大氢能等研究院建设,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超过30家。实施企业平台提质培优,争创工业合成生物学、轻质合金材料、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用新材料、葡萄酒微生物发酵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确保规上企业研发机构比例达到20%、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达到50%。

  《决议》提出,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建设山东5G网络示范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园,打造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智慧城市、数字城市。

  部门行动

  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毕秋军:

  市大数据局将加快建设“以人为本、需求引领、数据驱动、特色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大力实施“数字基建提升、数字产业培育、数字赋能发展、社会治理数字化、数据要素价值化”五大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力争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1.2%,到2023年争取达到8.5%以上,努力打造全省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产业数字化发展示范区。另一方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对市民关注最多的出行、教育、医疗、文体等领域开展智慧便民集中攻关。

  《决议》提出,着力推动低碳发展,争办“双碳”国际论坛,争创“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分步实施核能城市供暖、工业供汽、海水淡化。

  部门行动

  市委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松杰:

  市发展改革委正在开展清洁能源产业、低碳发展方面的本底调查、顶层设计,引进清洁能源头部企业和专业机构等,促进清洁能源和低碳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突破发展,推动烟台碳达峰碳中和走在前列。谋划先行示范,集中布局清洁能源总部研发机构和“双碳”展示交易等新业态。发挥海阳市核能供热先发优势,今年争取实现城区450万平方米“零碳”供暖全覆盖,开展“水热同传”、海水淡化、工业供汽等先行先试。在长岛研究探索绿色GDP指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和实现机制。谋划发展平台,争办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成立“双碳”基金,发起设立清洁能源产业联盟,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专家委员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谋划创新事项,研究清洁能源综合智慧利用、碳交易机制等,抢占发展先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谱写齐鲁样板烟台篇章

  《决议》提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成样板”目标,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到“五个振兴”协同发力。

  “烟台是农业大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落实上级要求的硬任务,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必须坚定扛牢的政治责任。” 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尹鹏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聚焦市委“1+233”工作体系,加快补齐农业农村领域工作短板弱项,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阔舞台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决议》提出,以产业振兴促强村富民,实施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雁阵培育、农业品牌提升三项工程,加快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部门行动

  尹鹏: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我们将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把现代农业做优、做强、做精,做出核心竞争力。

  实施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到2022年完成120万亩老龄果园改造,创建“市县镇村”四级示范园,高标准建设山东省苹果·果业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共同体;加快推动莱阳梨高质量发展,实施好脱毒苗木繁育、老劣梨园改造、高标准示范园建设、品牌提升“四项工程”。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雁阵培育工程,壮大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雁阵群”,到2023年底,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6家、90家、300家以上。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工程,抓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到2023年底,“三品一标”认证数量稳定在1000个以上,重点打造烟台苹果、葡萄酒、海参等代表性区域品牌,将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世界海参产业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办成极具烟台特色和影响力的例会。同时,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好“20100”重点镇村帮扶行动,加大536个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支持力度,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决议》提出,以人才振兴促资源聚集,实施人才兴农计划,支持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乡村,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实施人才返乡工程,加强返乡创业载体建设,鼓励外出务工人才、大学生、农民企业家返乡就业创业。

  部门行动

  尹鹏: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将深入开展产才融合发展行动,引进培养一批农业高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抓人才招引,深入开展产才融合发展行动,实现以产聚才、以才促产。发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齐鲁乡村之星等人才工程作用,每年引进培养一批农业高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稳定公费师范生、医学生、农科生招生规模,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向农业、留在农村。抓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全市计划组织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34万人次以上,明后两年将再培训2万人以上。抓高素质农民培育,通过开展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等项目,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才。2021年培育高素质农民5000人以上,3年培育1万人以上。

  《决议》提出,以文化振兴促乡风文明。实施新一轮乡村文明行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部门行动

  尹鹏: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们将抓好平台建设,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完善文明实践联系帮包制度,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推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实施新一轮乡村文明行动,以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移风易俗、文明培育、文化惠民为重点,巩固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成果,县级以上文明达标村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培养一批优秀基层文化工作者,培育打造一批优秀基层戏曲院团、庄户剧团、民间班社。加大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推进“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增强农民群众文化获得感、生活幸福感。

  《决议》提出,以生态振兴促环境提升。开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现一类村过半、三类村清零,改电、改路、改厕以及城乡环卫、供水“两个一体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部门行动

  尹鹏:乡村振兴一个重要任务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好起来、环境靓起来、村庄美起来。

  持续抓镇村树样板,以创建示范片、示范镇、示范村为抓手,带动全市乡村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好村庄分类推进工程、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程、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工程和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工程4个工程。到2023年底,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80个,实现一类村过半、三类村清零;打造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24个、乡村振兴示范镇30个。持续抓环境补短板,重点推进“五改五通”和城乡供水、环卫“两个一体化”,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到2023年底,高标准配齐农村保洁员和环卫设施,完成500个村改厕规范升级任务,农村污水累计治理率达到33%以上,“五通”除通公交率达到90%、其余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广,大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年内新发展水肥一体化面积7.44万亩,2025年达到160万亩。积极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有机肥替代化肥,年内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6%。

  《决议》提出,以组织振兴促乡村善治,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稳妥推进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面优化乡村治理。

  部门行动

  尹鹏: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将持续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以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以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为抓手,优化提升村干部队伍。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路径,推动强村富民。强化县域统筹,2022年底前,各相关区市至少建成一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服务中心。强化整镇推进,年底前,组建联合社200个;到2023年底,组建联合社300个,成立合作社发展联盟100个,五星级合作社达到500个。强化提质增效,到2022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庄数量达到70%,带动群众增收6.1亿元。开展“三无”村(社区)创建,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90%以上村(社区)达到创建标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村级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探索建立“党建领治、区域共治、网格精治”的村级治理模式。2021年,建成党建融合发展区250个,到2023年建成450个,覆盖80%的村庄。

责编:周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