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月球车定名为“探索”、登月服为“望宇”,航天命名有啥讲究?

··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解强民 报道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公开征集评选,近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已经确定,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标志着我国载人登月工程迈入关键阶段。目前,两套设备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计划于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目标。

载人月球车方案效果图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从字面意义上看,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的名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据介绍,“望宇”寓意遥望宇宙、探索未知,与执行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飞天”舱外服相呼应,寓意在实现飞天梦想、建成“太空家园”之后,中国载人航天踏上了登陆月球、遥望深空的新征程。“探索”寓意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实践,鲜明体现月球车将助力中国人探索月球奥秘的核心使命与应用价值,与“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高度契合,彰显中国载人航天勇攀高峰、不懈求索的创新精神。

  “探索”与“望宇”两个名称一经公布,迅速引发国内外热议。从“嫦娥”“玉兔”到“天问”“祝融”,再到如今的“探索”与“望宇”,中国航天器的命名始终扎根于传统文化,却以创新表达赋予其现代科技的灵魂。

  “中式浪漫”命名背后的文化密码

  此次命名是由社会征集而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继2023年首次公开征集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后,2024年9月-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先后启动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征集活动,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收到来自航天、科技、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组织机构与社会各界人士的9000余份投稿。不少网友“脑洞大开”,开始给中国登月服起名:天衣、云甲、苍鳞、霓裳……经专家遴选评审,将登月服命名为“望宇”,将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

  有学者评价,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的名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以载人月球车“探索”为例,“探索”二字看似直白,却承载着人类对未知的永恒追问。先秦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都阐释了中国人对探索未知的不懈追求。中国载人月球车将承担月球表面巡视、科学实验与资源勘探等任务,其命名是对任务目标的精准概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表示,“‘探索’不仅是对科技的追求,更是中华文明自古‘究天人之际’精神的延续。”

  而“望宇”登月服的命名则更具诗意色彩。“望”取自古典诗词中“举头望明月”“仰望星空”的意象,“宇”则源自《淮南子》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暗含对宇宙时空的哲学思考。这一命名既展现了航天员立足月球、眺望地球与深空的壮美场景,也巧妙融合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从神话到现实:文化自信的航天表达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航天命名体系早已形成独特的“中国式浪漫”,其核心是文化自信的深度表达。

  1994年,“神舟”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的名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首次提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神州,即中国。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飞船——“神舟”,既有“舟”同“船”的文化释义,也有着“神州”腾飞的美好希冀。

  2013年10月3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正式发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及中国载人空间站、货运飞船名称。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天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天宫”一方面寓意对未知太空的探索,另一方面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之意;“天和”,既可喻指中国空间站与宇宙协和相处,又可较好地体现核心舱聚拢、团结其它各舱段的含义;“问天”则彰显了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的攀登精神。

  此外,我们的导航卫星叫“北斗”、首颗空间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登月探测器叫“嫦娥”、太阳探测卫星叫“羲和”、首辆火星车叫“祝融”……这些名字既充满了“中式浪漫”,又接地气,巧妙地契合了航天器的功能,蕴藏着千年文化底蕴。

  中国航天命名的独特讲究,不仅体现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宏伟愿景。从“嫦娥”到“玉兔”,从“天问”到“神舟”,再到如今的“探索”与“望宇”,每一个名称都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探索梦想的无限期待。随着中国载人登月任务的逐步推进,“探索”与“望宇”必将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新标志,书写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篇章。

  

责编:石 慧
审签:冯世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