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实现“显著”突变

··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高校积极发挥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作用,聚焦国家和山东省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主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综合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一是科研人员队伍持续壮大。截至2021年,全省高校共有科技人员9.1万人,较2012年增长123.3%,其中教授8100余人、副教授1.7万人、其他技术职务系列高级人员8700余人,分别较2012年增长97.3%、137.3%、99.7%。2021年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38%,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

图1 2021年与2012年高校科研人员对比情况

  二是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省高校牵头组建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60余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9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总数达到150个。面向全省高校,新布局建设了高校实验室体系、工程研究中心和新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青岛科技大学“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展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入选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

  三是高层次项目承担能力显著增强。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我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发展,勇于“揭榜”打擂,积极开展科研攻关。2021年,我省高校共承担科技课题4.7万余项,比2012年增长161.3%。当年共拨入科技经费145.1亿元,比2012年增长239.8%。

图2 2021年与2012年高校科技课题及当年拨入经费对比情况

  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山东师范大学的“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山东大学“心血管重构分子机制、检测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学机制”,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海洋大学的“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山东科技大学的“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分别荣获2018年度、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山东农业大学的“多抗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山农20及其选育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提高轻油收率的深度延迟焦化技术”、青岛农业大学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山东科技大学的“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山东中医药大学的“葡萄膜炎病证结合诊疗体系构建研究与临床应用”,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齐鲁工业大学的“高性能木材化学浆绿色制备与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山东大学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能净化关键控制技术及应用”,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轻工学部主任、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吉兴香教授开展科学研究

  2016年以来,我省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28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45.9%;获省自然科学奖142项、技术发明奖43项,分别占全省总数的86.1%、60.6%。2021年,出版科技著作368部,发表科技学术论文6.8万篇,分别比2012年增长338.1%、99.1%。

图3 2021年与2012年高校出版科技专著及发表学术论文对比情况

  山东农业大学首次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基因Fhb7,为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青岛大学首次揭示肿瘤细胞脂质感应异常及脂质合成持续激活的重要机制;山东农业大学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成功揭示了被子植物阻止多个花粉管进入胚珠的分子机制。

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教授带领实验人员开展科学研究

  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质量不断提高。2021年,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500余项,当年实际收入2.4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287.4%、273.0%。企事业委托项目1.8万余项、合同金额33.7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65.6%、190.5%。申请专利2.2万项,比2012年增长385.3%。授权专利1.9万项,比2012年增长574.1%。

图4 2021年与2012年高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对比情况

  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团队的“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发泡剂”发明专利转让费达5.2亿元,创造了全国单项专利许可的纪录。青岛科技大学冯维春团队与山东亘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高性能锂电用系列化学品合作项目,解决了国产新能源锂电池批量生产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单笔金额达7.7亿元。

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做客CCTV2财经频道《对话》栏目

  二是实施“百校三个一”工程,促进教研产深度融合。按照省委部署,联合省科技厅等部门印发了《山东省百校教研产“三个一”融合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启动实施“百校三个一”工程。全省高校结对科研院所546个、产业园区224个、重点企业或链主企业786个、行业协会506个;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62次,获得发明专利1724件、重要科研奖励106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3385篇;联合产业园区共建研发基地74个、创新创业共同体17个、大学科技园区10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41个;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与转让,转化科技成果793个,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近400亿元。

  三是科技转化机构和专职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引导高校设置了知识产权运营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服务地方办公室、合作发展办公室等机构,在高校认定成果转移转化专员189名,培养形成技术经纪人、专职转化工作人员500余人,初步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队伍。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山东大学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烟台大学、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9所高校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四、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一是破除“五唯”弊端,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引导高校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齐鲁大地上,写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从生产一线发现、提炼课题。在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才团队等遴选过程中,突出对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等方面的评价。落实教育部破除科研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有关通知精神,对高校科研评价相关制度文件全面梳理、修改完善。

  二是深化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会同省科技厅出台了《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22〕6号),引导高校在科研经费“包干制”、直接间接经费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放大了科研经费使用效能。

  三是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收益分配权,激发创新活力。出台《关于完善高等院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的指导意见》,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在收入分配上,规定高校对外开展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科研人员劳动报酬,“上不封顶”;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上,明确科研人员或团队可享受最高95%的成果转化收益,不纳入学校工资总额基数,且由成果完成人自主分配。

责编:姜申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