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⑤|郑板桥在潍坊的“七载春风”

··

  编者按: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家乡最美。我们生在潍坊、长在潍坊、扎根在潍坊,这里的山水有灵性,城市有底蕴,街巷有故事,生活有烟火,一草一木让我们心欢,一砖一瓦让我们心安。即日起,大众网潍坊推出《爱上潍坊》系列报道,观美景、品生活、探街角,共同寻找爱上潍坊的N个理由。

  大众网记者 姚双玉 潍坊报道

  从古至今,“文化”二字始终贯穿在潍坊的历史文脉中,生生不息。潍坊历史悠久,人才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郑板桥笔下的“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摄影:武琨)

  走进潍坊郑板桥纪念馆,迎面就看到了一座高大的郑板桥全身石雕像,只见他背手而立,神情若定,衣衫垂落,看上去温和有礼,从容淡定。郑板桥,被众人称为“扬州八怪”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画、诗、书”三绝艺术家,也是有名的清正廉洁的好官。公元1746年,郑板桥调任潍县县令,开启了在潍县当官的七年生涯。

  郑板桥是南方人,又爱纵情山水,所以刚到潍县时,他对这个地方并不满意。“行尽青山是潍县,过完潍县又青山。宰官枉负诗情性,不得林峦指顾间”,一首《恼潍县》,可以看出郑板桥对潍县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当时他也没有意识到,七年后的自己将会如此喜欢这个地方。

(图源:网络)

  潍县原本非常繁华,在国内号称“东莱首邑”。然而,郑板桥初来时,正值灾荒连年,他到潍县的第一个重任就是“救灾”。据《重修兴化县志》记载,“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郑板桥采取一系列措施,他自己节衣缩食,捐出自己的俸禄,关键时刻打开官仓,把粮食发给百姓,救百姓于水火。

  公元1748年,郑板桥为赈济潍县灾民,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措施,让灾民出工修城墙,让大户人家施粥供应饭食,既修了城墙,又养活了灾民。

  公元1749年,潍县城西城隍庙在大雨中倒塌,郑板桥得到乡绅们的附和、资助,重新修葺城隍庙。

  ……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爱民事迹,说不完,道不尽。就连现在口口相传的“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及潍坊萝卜皮”也来自郑板桥的故事。据传,有一年冬天,一位贪官来潍县巡查,派人给郑板桥送了两个大礼盒,里面各装了五十两银子。当时官场上的惯例是,如果上级官员给下级官员礼物,下级官员必须“收一还十”。郑板桥不得不收,但他为官清廉,并没有一千两银子。思忖过后,郑板桥将潍坊萝卜装在礼盒中给贪官送去,还附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贪官吃了哑巴亏,差点气晕过去。

  在郑板桥的带领下,几年后,潍县逐渐得到恢复发展、百姓安居乐业,郑板桥对当地的感情与日俱增,眼里的潍县也美了起来。在他的《潍县竹枝词四十首》里,“集散人归掩市门,市楼灯火定黄昏。白浪河水无情甚,不肯停留尽夜奔。”写出了他对社会安宁和黎民福祉的热忱期待。“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写出了潍县的美丽繁荣,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与初来时的《恼潍县》形成强烈的对比。

  然而,当时官场黑暗,清廉好官难以生存。公元1753年,郑板桥上书请求赈济灾民,惹怒了上司,于是告病回乡。“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临别前,郑板桥写下这首《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在他离任时,雇了三头毛驴,一头由他自己骑,垫以铺盖,一头驮的全是书籍,另一头则由他的书童乘坐。据传,郑板桥离开潍县之日,城内万人空巷,“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画像以祀”。就这样,郑板桥结束了在潍县的“七载春风”。

(图源:网络)

  1763年,郑板桥卸任回乡已整整十年,71岁的他并没有忘记潍县的生活,当时,郭伦昇去江南拜访郑板桥,他写下了《怀潍县二首送郭伦昇》: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词句恳切,毫不掩饰自己对潍县的怀念。

  郑板桥在潍坊的七年,救济百姓、修筑城池,也给潍坊留下了“重修城隍庙碑记”的三绝碑,留下了“难得糊涂”和40首竹枝词。

(来源: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

  如今,潍坊的郑板桥纪念馆位于十笏园文化街区中段,是一处集板桥文化、廉政文化、衙署文化为一体的景点,再现老潍县县衙原始风貌,将县衙与郑板桥纪念馆相融合,展示了郑板桥一生诗书画的成就,传承了老潍县历史文化传统。

  于郑板桥而言,潍坊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于潍坊而言,郑板桥的出现,是潍坊收获的巨大“文化宝藏”。

责编:李晓芹
审签:张 琨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