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观潮丨枣庄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文化瑰宝
··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在枣庄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君山观潮》,传播枣庄好声音,汇聚枣庄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 徐伟超 王贞
在齐鲁大地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枣庄。枣庄的非遗文化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不仅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更传承着历史的脉络。在当今社会,如何有效地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枣庄,正是这一课题的生动实践者。
枣庄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涵盖了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活动等多个领域。其中,伏里土陶、柳琴戏、鲁南花鼓等非遗项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枣庄文化的瑰宝。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现了枣庄人民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伏里土陶,作为枣庄市珍稀的民间艺术,为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所独有。它起源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有5600年的历史。伏里土陶共有祭祀、赏玩、生活用品三大类,计39个品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伏里土陶既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形制,又兼具了汉代和南北朝时期陶器的神韵,并吸收了明清时期其他艺术品的长处,形成了古朴大方的艺术造型。被誉为山东土陶艺术品中独立发展起来的稀有艺术珍品,是传流于地面的稀有土陶文物。
柳琴戏,也叫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等,主要流行于鲁南、苏北以及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山东枣庄、临沂一带的流浪艺人,融合当地流传的肘鼓子、花鼓、四句腔等说唱艺术形式,并借鉴柳子戏、溜山腔、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地方曲艺形式。
在非遗传承方面,枣庄市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首先,加强了对非遗项目的普查、认定和记录工作,建立了完善的非遗项目档案和传承人数据库。其次,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师徒传承等方式,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管理,确保非遗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同时,还积极组织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在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上,枣庄一直强调传承人不仅是非遗技艺的承载者,更是文化传承的使者。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同时,还积极推荐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家级、省级的技艺比赛和展示活动,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非遗创新方面,枣庄同样不遗余力。他们注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感和市场竞争力的非遗文化产品。例如,在伏里土陶的制作中,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元素,使其造型更加时尚、功能更加实用;在柳琴戏的表演中,加入现代音乐元素和舞台技术,使其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此外,枣庄市还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他们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将非遗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产业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不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在这个过程中,枣庄市还注重培养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来。同时,也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更多可能。
枣庄市通过加强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枣庄人民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它们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传心授,得以传承至今,成为了枣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这些非遗文化,让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展望未来,枣庄的非遗文化将以更加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