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 滨医附院成功救治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高龄患者
··
近日,在滨医附院急诊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心脏大血管外科、介入血管外科及急诊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下,一名78岁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得以成功救治,重获新生。
迅速响应,精准施治
2024年12月19日14时,一名老年男性患者因剧烈腹痛被紧急送到滨医附院急诊科。急腹症病因复杂、多样,急诊外科医生陈曦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迅速接诊并为其完善各项检查。经过综合评估,医生果断判断该患者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为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面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这样的危急重症,陈曦深知时间就是生命。确诊后,急诊外科立即启动救治流程,迅速完成术前准备。术中,急诊外科主任医师李河圣在探查患者腹腔情况后决定实施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手术。李河圣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精湛技术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小心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的组织,精准暴露肠系膜上动脉的起始段,并提前联系介入血管外科及心脏大血管外科医师进行术中会诊。经过多位专家的通力协作,成功使用球囊在肠系膜上动脉中取出栓子,并对切开的肠系膜上动脉进行了完美的缝合修复,手术成功恢复了部分小肠的血运,避免了短肠综合征的发生。
凶险病症,死亡率高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极其凶险的急危重症,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该动脉负责供应小肠和部分大肠的血液,一旦发生栓塞,相应肠道的血液供应将突然中断,短时间内即可导致肠管缺血性坏死。过去,因未及时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达70%~90%,即使在现代医学条件下,死亡率也仍处于较高水平,此外,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还可能引发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正常情况下,人体小肠长度约为3米至5米,当因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大部分切除,剩余小肠过短时,就会引发短肠综合征。短肠综合征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消化吸收障碍,营养物质无法有效摄取,进而导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问题。
精心护理,康复出院
手术后,患者被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进行密切监护和后续治疗。EICU医护团队日夜坚守,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精心护理和综合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并转入急诊外科病房进一步治疗。住院13天后,患者于2025年1月1日顺利出院,重获健康。患者出院后40天,医院随访时,患者康复状况良好,未出现腹泻、营养不良等相关并发症。
此次成功救治患者,充分展示了滨医附院多学科联合治疗的强大实力。面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这样的急危重症,各学科之间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从快速诊断到精准治疗,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无缝衔接,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命时间。这不仅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体现,更是团队协作精神的胜利。未来,滨医附院急诊外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更多患者的健康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