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大新聚多,潍坊制造业彰显当家力量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永莲 济南报道

  9月14日,“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潍坊专场)在济南召开,介绍潍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奋斗历程中作出的努力和成就,特别是“潍坊发展越来越好,群众生活更加美好”有关情况。在问答环节,潍坊市工信局局长鞠俊海介绍了潍坊制造业的相关情况。

  鞠俊海表示,制造业是潍坊的当家产业、优势产业。潍坊制造业发展有良好的基因传承。明清时期,就有“南苏州、北潍县”的称号,那时的制造业以手工业为主,潍坊以“二百只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从产业来看,潍坊是知名的国际动力城,潍柴集团是重要代表之一,早在1920年,民族实业家滕虎忱先生就在潍县创办了华丰机器厂,生产救火机、纺织机等,1932年生产出了江北第一台15马力的柴油发动机,2020年,延续至今的华丰动力成功上市。歌尔集团是潍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企业,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77.4亿元,公司市值过千亿元,最高时达1780亿元。微型扬声器、麦克风、中高端虚拟现实、智能穿戴产品出货量高居全球第一,歌尔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得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潍坊电子工业的发展,当时潍坊有无线电厂、录音机厂及盛极一时的华光集团,华光参与研制了新中国第一个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尽管华光在转型发展中走了弯路,但华光培养的人才成就了今天歌尔的发展。食品加工是潍坊五个过千亿级重点产业之一,其核心支撑是潍坊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理念和“三个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农产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延伸。潍坊制造业有今天的辉煌,是有丰厚的历史传承。

  潍坊制造业发展有鲜明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大、新、聚、多”。“大”,就是规模大。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潍坊有37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31个制造业行业,潍坊都有。潍坊制造业总量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606家,居全省第二位;去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8755亿元,居全省第二位,今年上半年营收达到5400亿元,年内有望过万亿。“新”,就是创新能力强。2016和2018年,盛瑞传动“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市有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省级16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51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00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4.9%。“聚”,就是产业聚集度高。全市过千亿级的产业集群目前有动力装备、高端化工、食品加工3个,有9家骨干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商用车及零部件、现代食品加工等8个产业集群列入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高新区内燃机、诸城市食品、坊子区智能农机3个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多”,就是优质企业多。2020年,潍坊有2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10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3家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市现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62家、瞪羚企业71家、“隐形冠军”企业6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3家。

  潍坊制造业发展有广阔的空间。潍坊市委、市政府空前重视,将先进制造业作为两大主业之一,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制造业发展的思路方向比较明确,就是“一个引领”“两条路径”“四个重点”:“一个引领”,就是以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引领。“两条路径”,即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四个重点”,一是以企业技术改造为抓手,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二是以产业链为核心,加速形成重点产业集群;三是以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为主体,全面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四是以服务专员为手段,进一步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目前,全市正全力打造动力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5个千亿级和生物医药、新材料等10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潍坊制造业正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潍坊制造业有历史、有基础、有龙头、有保障。下步,潍坊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制造强国”“制造强省”战略,奋力开创潍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责编:焦 雪
审签:刘贝贝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