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双小脚板踏出一堂“泰山思政课”
··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 杨丽宁 审核 陈茂荣)从泰山红门到经石峪,2.5公里的山路,146名五年级学生用自己的双脚丈量泰山。他们一路行、一路赏、一路学,仿佛翻阅着一幅历史的画卷,并在其中收获了一段特殊的成长之旅。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直以来,泰山被誉为中华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镌刻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印记,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美好的期盼。3月13日,泰山区温泉路小学将思政课堂“搬”上泰山之脊,引导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场融合生态教育、文化传承与劳动实践的学习。


活动当天,146名学生朝气蓬勃,在红门集结完毕,“泉水蓝”校服与鲜艳的红领巾相映成趣。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少年们正式开启了登山之旅。“泰山是五岳之首,不仅雄伟磅礴,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是古代帝王封禅祭天的圣地……”一路上,老师们化身讲解员,绘声绘色地为学生们介绍泰山的深厚历史,让大家了解到泰山上的每一处角落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


当行至山间石刻群时,老师停下脚步,指着那一块块历经岁月洗礼的石碑,讲述起泰山石刻背后的故事。少年们围聚在石刻旁,有的认真聆听,眼中充满好奇与崇敬,感受着从历史深处传来的温度;有的则拿出笔记本,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知识。

“课本上的知识在这里变得鲜活起来。”不少学生如此感慨道。他们在石阶上留下一串串脚印,也把知识一点点“挑”进了自己的脑海,仿佛经历了一场别样的“挑山”之旅。
登山途中,学生们没有忘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眼尖手快,手持垃圾袋,仔细捡拾山道上的垃圾,并向游客们宣传环保理念,倡导大家共同爱护美丽泰山。在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中,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文明,让学校的“泉水精神”在泰山之间闪耀。

历经1个多小时的攀登,经石峪终于映入学生们的眼帘,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欢呼声,这次登山之旅是温泉少年们“勇敢自信担当有为”的最好证明。

下山后,一场庄重的“中华泰山少年礼”拉开帷幕。学生们身着整齐的校服,庄重地站立在队旗下,高举右拳,重温入队誓词。“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声音洪亮而坚定,承载着少年们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少先队员身份的无比自豪,展现了他们将为理想奋斗、为祖国奉献的坚定决心。

午饭过后,学生们进行了挑山工体验。看似简单的扁担和书包,一上肩,便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在这短暂的体验中,学生们仅仅挑着书包上了四五级台阶,就已经深刻感受到挑山工的不易。“挑山工们每天都要这样来回爬山,运送沉重的物资上山,他们真的很辛苦,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一名学生说。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泰山之行不仅是知识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更是思政教育的生动实践。温泉少年们用脚步丈量泰山的壮美,用双手传递温暖,用仪式铭记责任,用体验感悟劳动的价值。“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他们会带着这份从泰山带回来的精神力量,勇挑重担,砥砺前行,在不断攀登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