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兴路上丨起凤镇:“小苇编”走向“大世界”

··

  大众网记者 李兆滨 淄博报道

  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着家常。经过她们巧手加工,编织成的各种收纳制品、装饰用品,作为非遗传承项目,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是俏销的抢手货。

  草苇编织是起凤镇的特色产业,苇编技艺自清朝传入马踏湖区一直传承至今。勤劳智慧的马踏湖区人,在世代苇编过程中,传承中华文化,发展编织技艺,从做工到样式不断创新,在历史长河中,芦苇是马踏湖区的原乡记忆,亦是几代人难忘的乡愁。

  来到马踏湖附近的田氏草编,一艘木船摆放在门前,各种草编装饰朴素而精致。而屋内还摆放着许多草编工艺品,时尚的草编人形模特、时间倒流的鱼形时钟、草编桌椅……一件件作品造型独特、工艺精致,令人眼前一亮。

  店主草编非遗传承人田孝宾介绍说,“家里父母都会草编手艺,在老一辈人的熏陶中,我自幼耳濡目染,对这门传统手艺也产生了兴趣。”或许是从小熟悉芦苇的味道和草编文化,草编对田孝宾来说,是一种记忆,是一种承载,更是一种情怀。

  2005年,刚毕业的田孝宾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80”返乡创业男青年。计算机专业的他一边学习当地的草编文化,一边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把草编放到各大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那时,网上购物的销售方式还未普及,家里人也觉得不靠谱。”田孝宾说,对于他的新型销售模式,身边有许多不认可的声音。但尽管如此,敏锐地判断互联网大潮已来的他还是希望借助网络之力把家乡的草编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而对于这项手艺的传承,田孝宾说,草编手艺需要时间的沉淀,有些精致的产品可能需要一辈子的坚持与专注。但或许正因如此,民间流传千年的草编技艺在经过桓台草编手艺人那一双双粗糙而灵巧的双手,才得以代代传承。

  今年6月19日,起凤镇乌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草编工资发放仪式。村民们有序上前,核对姓名、计件数量、工资金额,捧着一个个厚厚的“大红包”,笑得合不拢嘴。“这次发放的是今年3至5月份的草编工资,158名村民共领到了18万元。”起凤镇乌南村党支部书记魏麦芳说。

  近年来,乌南村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草编产业致富。村集体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草苇编品牌,经济收入突破了150万元,还积极吸纳30余名残疾人加入草编队伍,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用于衣物收纳的草编筐、备受茶室餐厅青睐的苇帘和蒲团坐垫、惟妙惟肖的苇编兔子摆件……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起凤镇上的山东龙图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几位工人正在编织产品,而其线上直播间也不时有全国各地的观众进来咨询、下单。

  山东龙图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与乌南村等附近几个村庄合作,不仅吸收村民到企业上班,还通过培训,让平时只专注于草编的村民快速变身“网络达人”和“网红主播”,通过风生水起的电商平台,扩大了销路,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马踏湖美丽的草苇编手工制品。

  龙图家居负责人巩玉霞告诉记者,公司主要销售当地市级非遗技艺巩氏草编制作的产品,年均销售额已突破7000万元,带动起凤镇及周边乡镇的1000多名乡亲就业。“以前,公司主要做出口。近两年,国内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公司逐步以线上直播作为目前主要的推销路径。”巩玉霞说,国内市场也为公司带来了客观的销售收入。包括线上直播在内的新兴数字业态,正为起凤镇苇编非遗项目带来巨大的关注度与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龙图家居等企业的带动下,起凤镇的草苇编由最初各村各家各户自产自销、零散经营演变为连点成片、集中有序的产业化运营,初步形成了以草、木、柳、蒲等天然材料为主,多达1000多个品种的手工艺品和家居用品的一条龙生产体系。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泰国、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责编:田泽文
审签:李玉梅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