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吕的麦收

··

(记者:解强民 吴军林 编辑:王磊 樊思思 韦辉)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吴军林 解强民 淄博报道

  “保守估计每亩地能收1200斤。”6月9日清晨7点多,吕军之收割第一车麦子后,先去抓上一把,放嘴里尝尝,心里踏实了。

  “是个丰收年。”按经验粗略估计,老吕今年每亩地的利润在500元上下,他流转的500多亩地能挣20多万元。

6月9日,吕军之(右)开始收割小麦

  今年54岁的吕军之是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大寨村人。记者从桓台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桓台,像吕军之这样50亩以上规模的种粮大户,有1500余家。

吕军之收割的小麦

  据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反馈,2021年桓台小麦平均亩产512.66公斤,县域小麦单产连续11年位居全省首位。桓台县农业办公室督促指导科科长刘平说,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当地土地连片流转后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农民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多,对农艺的把握更精准,提高了专业化程度。

  从200多亩到500多亩,他尝到科学种植与规模化种植的甜头

  这些年来,吕军之的种地规模一直在扩大:2013年,他第一次流转土地,就一举拿下了200多亩;2014年,增加100多亩;2021年秋收后,又增加了200亩。

  “干别的咱没有特长,还是种地吧。”吕军之说。

吕军之手捧新收的小麦尝尝

  规模化种植扩大到500多亩后的第一年,吕军之单靠种地挣了20多万元,这让他感觉很满意,如有合适的地块,他还想增加流转规模。“还是要规模化种植,300亩要用这些设备,500亩也用这些设备,地多了,设备成本相当于降低了,地少达不到这种效益。”

  除了种地挣钱,吕军之还成立了合作社做农业服务。他现有3台大型小麦收割机,1台自用,另外2台在麦收季到来之前就被预约了。他雇了司机,按70元/亩左右的价格给其他农户收割小麦。

  相比以往,吕军之感觉现在种地更科学了。

  “我经常参加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培训,他们也经常派技术员到田间地头指导,每年都有新知识、新技术,像宽幅精播、春季肥水后移都是新学的。”吕军之以“春季肥水后移”举例说,原来3月初给小麦浇水施肥,现在后移到3月底或4月初浇水施肥,不但肥料吸收利用率高了,施肥量还减少了。一亩地能省10斤左右的尿素,按现价算,能省20多块钱。

  在吕军之看来,小麦今年收成好也与县里的政策及农业部门的指导密不可分。

吕军之手捧新麦

  6月8日,桓台县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农艺师王锡久告诉记者,今年3月,针对小麦播期推迟、苗情偏弱的实际,桓台县整合涉农资金300余万元,统一采购防治药剂和服务,对30多万亩小麦开展小麦根病统防统治。5月,又整合涉农资金300余万元,对全县小麦开展“一喷三防”作业,实现统防统治全覆盖,为小麦增产奠定了基础。

6月9日,吕军之收麦后随即播种玉米

  再往前,去年因为秋汛,桓台县小麦播种时间普遍推迟10-15天,桓台县农业农村局指导农户科学应对,通过增加播种量来增加基本苗,减轻播种期推迟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80后职业农民:流转1200亩地,年收入达60万元

  在桓台,农户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已成为普遍现象,50亩以上规模的种粮大户达1500余家。

  刘平告诉记者,近年来,桓台以“连片流转、适度规模、集约经营”为导向,种粮大户获得了比较稳定的收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务农。这些80后、90后群体,对新技术、新农艺、新机械接受更快。

  1985年出生的魏峰是桓台瑞源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他住在县城,平时像上班一样回田庄镇东埠村务农。6月11日,记者采访时,他的1200多亩小麦丰收在即。

  魏峰本在外地从事成品纸销售,2013年返乡创业。“干销售时,每天火急火燎的,压力很大。正好国家针对土地流转有新政策,我也想寻找一种慢节奏的工作状态,就回来了。”

  魏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每年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从买种子到最后收割,成本在1200元左右,另一项成本是每亩1000元上下的租金,也就是说每亩地每年投入的成本在2200元左右。按每亩地收割小麦1000斤计算,目前能卖1500元;每亩收割玉米1200斤,卖1200元,两项收入合计2700元。此外,今年政府发放了去年的精准配肥及肥料深施补助25元/亩、秸秆综合利用补贴25元/亩、种粮农民今年的一次性补贴25.6元/亩。桓台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用于小麦统一供种,每亩地的种子钱能省10元。 

  魏峰说,粗略估计,每亩地的毛利在500元左右,1200亩地的年收入能达到60万元。

魏峰(左)接受记者采访

  “粗算大概是这么个水平,还有可能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收割玉米,1亩地60块钱,万一发生秋涝,收割要用特殊设备,成本肯定会涨。当然了,粮食产量如果提高,收入就是另外一种水平。”魏峰说,他对收入比较满意,下一步想继续扩大经营范围,争取达到3000-5000亩。

  “以前家里种麦子,我10岁左右开始帮忙,麦收要持续一个月时间,收割、打场、晒粮……那时候没人能大面积种植,现在的麦收也就一个礼拜。”魏峰认为,机械化种植解放了劳动力,“现在国家有农机补贴,我2018年买的那台收割机价格15万元,补贴了6万多元。”

  魏峰现有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农药喷洒无人机等全套设备,但自己忙活不过来,不光雇了工人,还要找农业服务公司,“1200亩地,我自己收割的话得10-12天才能收完,但我不可能等这么多天,就购买服务。”

  “一年365天,真正要在地里忙活的时间是100多天,其他时间我可以干自己感兴趣的事。”魏峰说,闲暇时他会考察其他项目。

  农户:流转后一亩地挣1100多元,还有时间出去干活

  记者在桓台县采访了解到,当地土地流转价格一般以每亩600-800斤麦子来计算,或给麦子实物,或将其按照市场价折算。

  “流转老百姓的地,每亩130多块钱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由老百姓自己领,我给的租金就按每亩700斤麦子算;如果流转村集体的地,我领那130多块钱,租金就按800斤麦子算。两种方式的租金差不太多。”魏峰介绍。

  李庆刚是魏峰的同村人,把家里5口人的5亩地流转给了魏峰。

  李庆刚说,地流转出去之后,今年挣得就不少,700斤小麦加上130多元的支保补贴,一亩地合1100多元。以前自己种地,忙活一年,一亩地也就能挣1500元左右。土地流转后,自己的劳动力得到了解放。

  “不用操心自己的地,有时间出来干活了。”平时,李庆刚以浇地、开车等为活计。6月11日晚,李庆刚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开着收割机给人收割小麦。

  83岁的吕灿昌是吕军之的同村人。他年事已高,儿子在外地工作,于是就把家里6口人的4.8亩地都流转了出去,其中的2.3亩流转给吕军之。

  “一开始每亩地给650斤麦子的钱,去年涨到了700斤麦子。”吕灿昌还发现,种粮大户科学管理,粮食产量也增加了。

大型收割机作业收割不到的小麦,吕军之雇了村民协助收割

  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允东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有2300多亩地流转给了吕军之等3个种粮大户,通过他们的规模化种植,每亩地的小麦、玉米产量比流转前增加约100斤。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已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

  6月10日,刘平接受采访时说,土地规模化经营,可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桓台县既是农业生产大县,也是工业强县,工作岗位较多,农民流转土地后,能拿出时间务工,提高收入。

  刘平表示,规模化种植能提高职业农民的专业化程度,他们在种植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多,对农艺的把握更加精准,桓台县县域小麦单产连续11年位居全省首位与此有很大关系。

  “规模化经营也能使种粮大户在肥料、机械等的使用上降低成本。”刘平举例说,农民原来去小型农资门店买化肥,现在种粮大户能直接向厂家购买,省去了中间商环节。

6月8日,桓台县麦收航拍

  6月13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处长孙雨生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规模化经营和服务,有四大优势。一是有利于大机械进地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大都采用了病虫害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三是有利于集中采购农资,节约生产成本。通过集中采购,减少中间商的环节,成本一般能够降低15%左右。四是有利于节省化肥和农药,发展绿色农业。调研发现,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种植,比传统散户种植,每亩地化肥、农药的用量能够节省20%以上。

  孙雨生说,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今年的夏粮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经营效率高,服务能力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突出。据桓台县农业农村局调研,相比于农户自己种,把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种的,小麦亩产约增加50斤。

责编:高娜
审签:辛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