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开放融合促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

  9月24日,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大众网·海报新闻承办的“文旅赋能美好泉城”主题融媒访谈节目第五期启动录制,本期节目邀请到的是济南市图书馆副馆长吴伟。

  大众网:吴馆长,请您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济南市图书馆吧。

  吴伟:济南市图书馆是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始建于1953年7月,现有两处馆舍,分别是位于经三路中山公园西邻的老馆和位于省会文化艺术中心的新馆,两馆建筑面积合计5万平方米,阅览座席3000个。我馆在藏书特色上注重综合性、公共性和地方性,共有各类馆藏文献近500万册,其中古籍善本约11万册。

  我馆拥有国内一流的硬件服务设施,可为读者提供读书、读报、读图、古籍、拓片、音乐欣赏等服务;书香泉城数字阅读平台让持证读者可以在济南的任何地区上网免费阅读电子文献;手机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书目查询、电子期刊、读书等服务,读者可以享受图书馆零时差、零距离的高效优质全面的文献服务。

  我馆以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为导向,坚持每周开放72小时,无门槛免费办理借书证,实行开架借阅,通过文献外借、阅览自习、检索咨询、课题服务、讲座展览、多媒体欣赏、数字资源阅读、培训辅导等多种形式为广大读者服务。先进的服务手段,多样的服务内容,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济南市图书馆日益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阅读空间。

  我馆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并连续两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文化创新奖。

  大众网:据了解,近年来,济南市图书馆先后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如创办了“汽车流动图书馆”、组建了“泉城图书馆联盟”、实现了“全市一卡通借通还”等,吴馆长能否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泉城市民都体验到哪些创新服务呢?

  吴伟:近年来,我馆以“文化惠民”为中心,围绕服务创新下功夫,着力拓展文化供给的多样性,实现了服务效能提质升级。总的来说,市民能够感受到的服务创新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借阅形式创新。我们推出了“你看书我买单”、“享阅到家”、“掌上APP”等多项服务,减少了读者的等待时间,提升了服务效率,让读者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以你看书我买单为例,持有济南市图书馆借书证的读者,在山东书城和泉城路新华书店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新书在指定柜台办理免费登记后,直接将图书带走,由图书馆买单,读者在借期内归还到济南市图书馆即可,这种“图书馆+书店”的借阅形式大大盘活了图书流通资源,激发了市民阅读热情,通过这项服务每年有近万人次在第一时间借到了心仪的图书。

  二是服务理念创新。我们持续开展针对少年儿童、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服务工作,先后推出“七彩泉”系列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夕阳红”老年电脑培训、农民工消夏电影展映、设置残障人士阅览室等创新工作。2019年,我们购置了700余台听书机免费向视障读者发放,并和“黄金汽车”出租公司合作开展定期免费接送视障人士到馆阅读,真正让所有人群都能够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成果。

  三是技术融合创新。我们先后引进了RFID系统、大数据智慧平台、图书杀菌机等,并联合浪潮研发推出“书来书往”图书交换平台。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精准、便捷、智慧的服务。以RFID系统为例,读者到馆办证、图书检索、借还等全部实现了自助办理,省去了排队、人工办理的繁琐,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将原先从事繁重借还服务的工作人员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为读者提供阅读推广、参考咨询等服务,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促进服务转型升级。

  四是服务空间创新。我们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也不断拓展服务半径,着力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2006年,我们启动了“流动图书馆”、2011年设立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2018年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2019年,我们先后推出了“泉城书房”和“泉城图书馆联盟”两项创新工作。

  截至目前,泉城图书馆联盟已完成二期项目建设,在我馆的积极协调下,30多个联盟成员单位整合资源、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在平台技术研发、高校协作共建、第三方服务模式构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搭建起服务多个图书馆异构操作系统的统一平台,打通了省市区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各运营系统技术壁垒,完成了各联盟单位系统兼容和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了济南市域范围内省、市、区、高校图书馆的“一卡通借通还”,开创了全国先河,打造了齐鲁样板,树立了省会标杆。

  另一个市民触手可及的创新工作就是泉城书房,截至今年8月底,我们已建设完成30家主题鲜明、风格各异、图书丰富、服务便捷的“市民身边的图书馆”。作为总分馆体系的有力补充,泉城书房的建设切实解决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设施不足、区域分布不均衡、财政投入不足,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市文旅局更是把泉城书房建设作为提升市民素质,推动书香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泉城书房建设工作坚持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严格标准、突出特色、分步建设、长效运营的工作总基调,严守“五个统一”的建设标准,通过积极创新建设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的充分参与,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的注入,形成了覆盖全市、布局合理、便捷高效、全民共享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同时,泉城书房作为百姓身边的小型化、时尚化公共图书馆,具有便利性、亲民性等优势。为充分发挥这一平台优势,增强泉城书房的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广大市民喜爱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我们着力在泉城书房建设中突出多元文化特色,先后打造“二安文化主题馆”、“金融主题馆”、“体育主题馆”等,并创新特色公益服务,发起组建了“小哥读书会”等公益服务活动,努力将泉城书房建设成传承传播城市文明的新窗口,倡导推广全民阅读的新平台,真正让书香溢满泉城,让泉城济南“看得见一城山色,听得见泉水叮咚,闻得见满城书香”。

  大众网:我们了解到,济南市图书馆拥有很多珍贵古籍文献,吴馆长能否为大家介绍下图书馆内的特色馆藏资源呢?

  吴伟:我馆共收藏古籍线装书11万册,其中善本书1000余种10000余册。馆藏古籍以明、清时代的版本为主,其中不乏珍本、善本。馆藏最早的版本为元代刻本《纂图互注扬子法言》。大陆孤本《庄学士集》等七部古籍被收入《国家古籍珍贵名录》。377部古籍入选《山东省古籍珍贵名录》。古籍地方志和历代碑帖拓片是我馆收藏的一大特色。我馆收藏地方志近千部,其中山东省地方志226部1500余册。历代碑帖拓片收藏二千多件。

  自2004年始,我馆一方面开始加大古籍的保护力度,先后多次改善馆藏条件,现已为古籍书库配备了精密空调、防水、防火等设备设施。为全部古籍订制了300个嵌樟木板书橱,为馆藏七万多册古籍制作了函套。2015年成立了古籍修复室,为更好地保护古籍奠定了基础。在加强古籍保护的同时也加大了古籍的整理开发力度,迄今为止,共再版具有地方特色的古籍51种274册,这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在古籍再版的基础上,我馆的文创工作也开展起来。我们从馆藏古籍文献中选出有特色的古籍、碑帖拓片、字画等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素材,到目前为止我馆共开发出文创产品近百种。

  大众网: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济南市图书馆今年有哪些讲座、展览和培训活动呢?

  吴伟:今年,围绕“庆祝建党百年”这个主题,我们先后组织策划了近百场次的活动,这其中既有邀请省市党校知名教授开展的主题讲座,也有像纪念“王尽美、邓恩铭”主题展览等活动。特别是我们的“峥嵘百年,与党同行”系列红色经典图书专架和专题数字资源库活动,深受读者欢迎,相关书籍的借阅和数字资源的浏览量创造了同期最高记录。同时,我们还在馆内展厅核心位置设立了“新时代红色主题馆”,将红色文化与曼妙书香有机结合,为济南市的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学习红色历史、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实体空间。此外,我们邀请济南的部分文化名家和阅读推广人,并组织了部分馆员联合录制了“红色经典荐书”系列视频,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热捧,点击播放近百万次。

  大众网:“十四五”期间,济南市图书馆有哪些发展规划呢?

  吴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馆将正确认识,紧紧抓住,全面用好我国发展的这个重要战略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将主要从五个层面来开展工作:

  一是明确定位,服务泉城城市发展;二是智慧赋能,打造城市数字中心;三是市民书房,创建终身学习场所;四是书满泉城,建设图书馆名城;五是主题鲜明,每年一个主题目标。

  同时,根据我馆“十四五”规划,我们也明确了未来我馆的五大定位:一是服务城市竞争力提升,二是服务文化融合发展,三是服务市民学习需求,四是服务城市文化传播,五是服务事业发展延续。

责编:马梦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