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心理学院:专业力量呵护留守儿童 青春奉献构筑“心灵绿洲”
··
大众网记者 张顺 通讯员 刘永康 尹燕琪 杨振 潍坊报道
“真正深入基层,进入乡村,才真切地感受到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发展的意义与价值。”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心灵绿洲”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泰安市宁阳县鹤山镇,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队聚焦鹤山镇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通过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家庭功能及亲子关系调研、自我认知探索等系列活动,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深入基层,走进乡村,调研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运用心理学理论助力困难群体心理健康发展。
一、心连心调研,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在指导老师田桂香、高新义副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经过深入的文献研究,精心编制一套针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以及其自身人际适应能力的调研问卷和访谈指南。团队志愿者走入各级学校、走进乡镇农村,广泛发放群体性调研问卷,不断扩大调研样本的基数与层次,真正做到“在基层调研中长见识,在服务乡村中增才干”,通过调研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团队进一步制定和优化支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案,做好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为后期调研报告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二、心灵对话,团体心理辅导倾听留守儿童心声
“鹤山镇每年都有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很多儿童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却面临着完整的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失。”鹤山镇副镇长赵海英介绍到。实践团队根据鹤山镇现实情况及调研结果,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内容设计,于鹤山镇中心小学对留守儿童群体开展五次团体心理辅导,分别为相逢相识、认识自己、欣赏他人、我爱我家、释放压力五个单元。团队成员在高新义副教授的指导下,以轻松有趣的小游戏开场,逐渐打破参与者的拘束,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独特性,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发现自我与他人闪光点,更好的完善自己,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老师,这个同学没有办法说话,我想去帮帮他。”活动中,当一名言语障碍同学的表演遇到困难时,一个小女孩提出请求并坚定地与他站在一起,共同完成表演。五次团辅活动结束,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拘束、紧张,变得轻松活泼,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尊重他人。
三、认识自我,引导留守儿童发现内心潜在的力量
志愿者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绘画疗法,带领留守儿童群体开展自画像和曼陀罗绘画创作,参与者通过绘画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探索内心世界,同时通过艺术学习来实现心理放松和自我疗愈。
“我画的是一艘航行在大海里的帆船,我想驾着帆船看看大海里的世界。”一位小朋友认真地解释着自己的画作。志愿者通过引导孩子们解读自己的画作,与他们一同探究潜藏在内心的想法,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力量,使孩子们更加勇敢的表达自我,进行一场探寻自我的心灵之旅。
通过作品的创作、解读以及分享交流,参与儿童之间、参与者与团队志愿者之间彼此的了解与情感进一步加深,孩子们也绘画与交流中体会到与人交往、人际分享的快乐。
四、树立观念,心理科普助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你看看人家xxx,学习又好又省心。”这是实践团队走访与家长交流过程中最常听见的两句话。“这表明家长在家庭功能运行、亲子关系构建及教养方式上还是存在误区和急需改进的地方。”高新义副教授强调。
为进一步帮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并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实践团队通过镇政府集中宣传与入户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与和谐亲子关系构建宣传与科普活动,向家长普及家庭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就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与良好家庭氛围提供建议。
在鹤山镇教育中心,实践团队面向留守儿童、部分家长,组织观看心理学院在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学应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心理科普视频,并从心理健康概念、标准、误区、缓解压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等五方面向青少年及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呼吁家长积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科学教养孩子,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尊敬的赵姐姐,您好!谢谢你,这几天的照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开心,我们已经好多天没有那么快乐了,如果你走了,我们会祝你:天天开心!幸幸福福!”临别之际,一位小朋友偷偷塞给实践队队员赵晗一封信,稚嫩却饱含深情的语言是对社会实践活动最好的肯定。“我们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充实自我,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更是为了学有所成,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理想看似遥远,其实就在脚下,就在基层,通过几天的社会实践,大家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心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田桂香在总结时说道。在本次实践活动中,队员守望乡村留守儿童,也守护他们的未来,用自己的专业力量为他们留下良好的、温暖的影响,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实践团队也会继续积极用行动支持乡村心理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