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

  1月24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山东会堂举行全体会议,15位委员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作大会发言。

  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奏响“人人都说山东好”的旋律

  韩 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视察时发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大力弘扬齐鲁优秀文化,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奏响“人人都说山东好”的旋律。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擦亮“文化山东”底色。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事业的领导,适时召开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科学谋划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提升文明素质,做强“美德山东”品牌。弘扬“礼仪之邦”优秀传统,引导人们修身养性,崇尚伦理道德。提升善行义举四德榜、厚道鲁商等品牌影响力,赓续美德善行。弘扬诚信文化传统,提升“诚信山东”内涵。坚持诚信政府和诚信社会建设同步发力,落实《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培育诚信公民,营造诚信厚道好风尚。学习借鉴先进文化,打造“开放山东”新优势。以品牌为载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传播格局,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拓展文化传播平台和渠道,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与投资,建设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新山东。(单位及职务:山东平正大律师事务所律师)

  提升应对极端气候能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韧性

  民建山东省委会(发言人:范 虎)

  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暴雨事件呈现加剧趋势。在应对极端天气灾害中,应注意补齐监测预警不够精准、指挥机制不够高效、减灾基础设施薄弱、救灾能力不足等短板。一是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夯实气象服务科技支撑,建立科学、高效预测预警体系。强化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短时临近预报及面向重点行业的自然灾害影响预报。在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承灾能力数据基础上,加强相关信息耦合和精细化数据分析。二是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健全监测部门发、行业主管部门转、社会媒体播的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机制,对特定区域和特定人群定点定向预警,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防灾避险知识。三是健全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公共设施管网防范能力,加强生活保障物资储备。建立独立应急无线通讯体系,保证通讯指挥顺畅。四是推进气候韧性城市建设。加快编制适应省情的《综合防灾基本条例》,修编《抗震防灾条例》,助推韧性城市建设。(发言人单位及职务:民建山东省委秘书长)

  注重培育中小企业“隐形冠军”

  于晓怡

  德国制造品质卓越,西门子、博世、宝马等品牌天下闻名。探寻背后的原因,有三点启示:德国制造“主力部队”是中小企业,德国盛产工匠的“法宝”是“双元制”模式,鲁尔区转型成功的“密码”是产学研融合。在对外开放格局中,山东要借鉴德国经验。要注重培育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借鉴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模式,探索“知识创造和溢出体系—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引导行业协会举全行业之力集中创新。要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抓住与教育部共建职业教育高地的契机,赋予职业院校更大自主权,在“十强”产业领域加速培育高技能人才。指导高校更好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在学科设置、创新合作、要素整合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在重点领域,抓紧制定产业链、创新链招引目录,加快实施产业迭代。提升对德合作载体能级,沿胶济铁路线打造中德合作(山东)产业走廊,省市联动、专班运作,确保合作项目更多更好落地。(单位及职务:省总商会副会长,省民间对外交流合作商会会长,山东外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构建老龄工作“三道防线”

  白 彬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高龄、空巢、少子等矛盾凸显,迫切需要构建“三道防线”。一是老有所保,构建鼎足而立的社会养老支付“防线”。做大基本养老保险“总盘子”,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向多元化筹资转变,加大对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补贴,强化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补充好企业(职业)年金保险,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制订差异化企业年金缴费方案。探索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新模式,研发个性化“普惠养老保”专属产品,建立养老金友好型个税制度,制订灵活就业人员商业养老保险专项方案。二是老有所养,构建多元高效的社会养老服务“防线”。增加居家及社区养老有效供应,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三级联动机制。规范机构养老,完善标准体系。三是老有所为,构建灵活多样的老年就业“防线”。支持低龄老年人灵活就业,借鉴日本“银发人才中心”经验,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提升老龄人力资源开发效能,构建“银龄安康灵活就业云”平台。(单位及职务:山东省保险学会会长,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

  实体商业路在何方

  姜 明

  电子商务“短平快”的运营模式对传统实体商业造成严重冲击,而实体商业能够满足多样化、体验式消费需求,应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做强优势、持续创新。建议:回味“从前慢”,找回逛的感觉。从“购物+体验”和“体验+购物”两个维度构建多元一体的空间和业务格局,创造个性化生活及商业体验。满足消费者非购物层面的需求,加强与消费者交流互动。留住“故人心”,提供家的温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精准分析消费需求,提升购物效率和购物体验,引导实体商业与品牌商家深化合作,形成“娱乐+”新业态,打造触发增加流量的新渠道。开启“云模式”,驶入新的蓝海。加大5G、虚拟现实等技术投入,建立数字化商业体系,为实体商业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加速实体商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以精准引导和管家式服务,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信息对称,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商户推出新玩法、新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共赢发展。(单位及职务: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山东省委专职副主委)

  深化资本市场服务

  助力“三个走在前”

  冯艺东

  近年来,我省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但与资本市场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一要下好绿色金融“先手棋”。抓住国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契机,以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为基础,支持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碳中和债券等发行,推进绿色权益抵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对绿色转型、环境治理等技术研发投入。二要筑牢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以“泰山登顶计划”为引领,创新公司改制、上市辅导等基础服务,深化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上市科创公司再融资。推进全要素交易市场建设。依托山东交易市场清算所有限公司,尽快实现零散交易场所的全部接入。三要拓宽服务广度和深度。推动省属国有证券公司与市县精准对接。成立山东法人金融机构战略合作联盟,建立“银行+证券+保险”战略合作新模式,深化投资研究、财富管理等领域合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机构建立跟投机制。(单位及职务: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董事,中泰国际董事长)

  献出一份爱心

  种下一片希望

  毛 馨

  2021年,“希望小屋”项目被列入我省“我为群众办实事”首批项目清单。全省有1200万人参与了这个项目。截至目前,已建成“希望小屋”15126间,惠及困境儿童1.5万余名。建议:让希望的火苗燃得更亮。聚焦“精神焕彩”,为帮扶儿童提供更多学业资助、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融通线上线下,实现透明化信息互动、社会化需求汇聚、精准化帮扶资助和标准化项目运作,把帮扶工作做到孩子心坎儿上;让希望的种子播撒得更远。把项目由团属公益品牌上升为全省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内容,将帮扶范围扩展至6~14岁。让“小屋”走进黄河滩,走到青藏高原、黄河源头、巴蜀山城等对口支援地区,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更多孩子感受大爱;让希望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持续壮大社会组织,链接各类资源,共同打造出服务困境儿童的成功范式;推动财政、民政、教育、农业农村等部门联起手来,推出更多普惠性政策,构建起全链条服务困境儿童的新格局。(单位及职务: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主播,《品牌山东》制片人)

  端牢能源饭碗

  助推绿色发展

  王 栩

  面临能源安全保供与“减碳”双重压力,应统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转型,实现清洁能源支撑下的高质量发展。一、充分尊重经济发展和碳排放规律。加强与国内高端智库合作,深化对能源发展和低碳转型的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精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用好“碳达峰”前的窗口期、机遇期,健全能源储运调峰体系和监测预警机制。二、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坚持风光并进、海陆并举、集分结合、内外联动,加强对调峰电源建设的政策支持,推动储能技术示范应用,打造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集群。推动核电向基荷电源发展,探索向供暖、制氢等领域拓展。加大各类天然气开采力度,形成天然气、绿氢双网互动新保障。开发利用干热岩等特有资源,实施绿色电能、氢能对煤油气等一次能源替代。三、夯实“以煤为底”的能源保障根基。优化煤炭产能布局,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在稳定能源保供基本盘前提下,推动煤电由电量电源向容量电源转变。以煤电企业保供能力、调峰能力为依据,合理配置新能源资源。(单位及职务: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王 琳

  扛起新时代建设幸福河的使命担当,要规划黄河流域生态带,形成黄河流域的生态防御体系。一、规划建设有文化辨识度的黄河流域生态公园带。做好“改”的文章,注重基础设施与土地的有机结合,突出场地生态特点,提升河流与道路两侧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做好“延”的文章,延伸现状路网与河网,链接重要湿地、文化景观和自然保护地;做好“融”的文章,挖掘黄河流域节点城市文化内涵,融入场地生态演变史及文化发展史,形成有文化辨识度的生态公园带。二、修复生态公园带河流系统连续性,实现防洪治涝。按自然规律重构河流的连续性,恢复河流滩地的自然形态。通过河道修复,加强水源供给,再现星罗棋布的空间布局,发挥在滞蓄洪水、调节气候等方面的效应。三、强化生态公园带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增强生态价值。尽快梳理和分析公园带内的生态节点、生态廊道、边缘和水域,测定区域内的生态保护地生态价值,形成生物栖息地、开放空间和水系交织的网络系统,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单位及职务:省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副主委)

  织密扎牢常态化

  疫情防控的“网底”

  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发言人:卢 俊)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更加凸显,拉长补短的任务更加迫切。建议:发力“三支队伍”,建强防控“基层连队”。完善培养、激励机制,壮大全科医生队伍。加强防控知识和能力培训,建强基层应急队伍。推进“县管乡用、乡管村用”,以乡镇卫生院为核心,实现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上下联动;发力“三项融合”,前移防控“前沿阵地”。推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融合,更好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离群众近、信息接触广、发现问题早等优势。推动疾控分中心建设与基本医疗服务相融合,提升基层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内涵。推进“医防融合”,构建县级龙头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疾控中心等“联通协作”共同体;发力“三个机制”,做实防控“备战准备”。健全疫情防控机制,更好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哨点”作用。完善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实现从应急到应对的转变。强化疫情防控保障机制。(发言人单位及职务:农工党省立医院基层委员会主委,省立医院东院肝胆外科主任)

  用“加法”思维

  做好“减法题”

  娄 雷

  “双减”带来了教育改革的春风。春风化雨方能润心田,“雨”在哪里?如何“化雨”,要在“减”上下功夫,更要在“加”上做文章。在优化课业设计上加力。向课堂要效能,优化教学方式,活用“双师模式”,鼓励跨区域跨学科跨学段的多元化教师线上教研活动。引入作业设计新模式,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创新实施“班组群”“校中校”,建立课后服务线上线下矩阵,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在减轻教师负担上加力。推动教师减负从“减了多少”向“减出什么效果”转变。重构教育资源库,丰富课件、音视频等授课素材,缓解教师备课压力。推进“教师职业幸福课”建设,尝试建立“20年班主任”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一线教师,给荣誉给待遇。在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上加力。建立完善先进家庭教育理念普及体系,加快家长会创新升级。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分学段推出常见问题解决对策。在改革考评体系上加力。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让综合素质评价更加真实有效。探索高考政策解读“关口前移”,面向初中生及家长正确解读升学政策,减轻其心理压力。(单位及职务:青岛乐学优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编)

  跨越山海心手相连

  牡丹紫荆殊姿共艳

  樊 军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鲁港两地应携手奋进,增进双向交流,共同谱写新时代区域合作新华章。一、扩充“经济力”,深化经贸合作。突出科技产业布局,加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发挥香港海外资金“中转站”作用,扩大企业上市、项目融资成效。二、增强“创新力”,推进科技合作。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促进两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补。发挥我省产业基础优势,承接香港科技成果转移。支持鲁港联合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鼓励优势科技资源参与我省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引导省内园区、企业在香港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鲁港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双向开放共享。三、提升“文化力”,密切人文合作。组建鲁港大学联盟,鼓励两地合作办学。精准对接“内地实习资助计划”,细化香港人才入鲁、返鲁优惠措施,吸纳香港青年来鲁实习工作。(单位及职务: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华鲁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香港山东各级政协委员联谊总会荣誉会长)

  加快释放自贸试验区新势能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李旭茂

  山东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了189项创新成果,创新“试验田”效果不断呈现,改革“先行者”作用愈加凸显。但自贸试验区改革还存在获赋权空间不足、系统集成创新不够、区域联动不畅等问题。建议:一、推动思想再解放,释放改革创新源动力。创建更加宽容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敢闯敢试进取精神。健全国家部委、省级部门、片区管委会三级联动机制,加大涉及中央事权下放的争取力度。二、加强制度系统创新,激活高水平开放主引擎。构建以自贸区条例为主线、以“总体方案+片区配套”为框架的制度供给体系,满足差异化授权、自主性改革需求。着眼RCEP、“一带一路”等,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升级版制度创新试点目录。三、深化融通互惠,增强内生发展协同度。建立济南、青岛、烟台内部协调机制,推动职能部门、片区、市场主体和人才等联动发展。建立与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上合示范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功能区联动发展机制,强化政策与功能的协同共享。(单位及职务: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民建山东省委专职副主委)

  开发利用耐盐碱植物

  保护修复盐碱地

  张义泉 刘 甦

  开发利用耐盐碱植物,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创新利用好黄河流域盐碱地的当务之急。建议:一、聚焦种质核心,做好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选育。加大对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的筛选、评价、储存和利用,统筹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系统性普查,摸清现有种质资源的家底。制定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标准,科学分析其表型和基因型,将优异特色资源编目入库入圃安全保存。建立耐盐碱特色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为精准施策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二、突出经济效益,推进土壤生态化改良。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药用价值的耐盐碱植物,调动农业企业、农户改良土壤的内驱动力,将农民由被动进行土壤改良转变为以经济利益驱使的主动修复,实现盐碱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三,加速盐沼湿地保护修复。建立盐沼湿地综合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标准、模式,发展生态高效的农林渔业。利用耐盐速生树种,加快绿化盐沼湿地,形成稳定且具有丰富景观效果的植物群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单位及职务:民革山东省委常委,东营市政协副主席;山东建筑大学副校长)

  乘奥运“冬”风

  强体育事业

  政协德州市委员会(发言人:陈晓强)

  我省体育产业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建议:抓住“新机遇”,打牢产业根基。规划建设一批省市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定体育产业人才引进专项政策,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对创新性产品市场推广给予护航政策。优化省属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消除设区的市体校建设空白点;做强“火车头”,培育龙头骨干。推进山东体育产业集团的组建和运营,做强重点骨干企业。构建“龙头带骨干、骨干强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活园区”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体育产业基地;拓展“新空间”,发展体育服务业。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商购等融合,构建体育赛事游、运动休闲游为主体的休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场馆与医疗资源、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有机结合,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用好“助推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体育产业发展情况列入各市年度考核,逐项梳理已制定的支持政策,强化落细落地。(发言人单位及职务:德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主委,德州市大数据局局长)

责编:巩小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