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里的中国 | 青纱见证——跨越40年的科研情怀与新闻理想奏鸣

··

邓兆安(左)与李登海(右)在玉米地中的旧照

  大众网记者 蔡云飞 汤淼 屈晨晨 通讯员   丁德祥 刘梦雨 烟台报道

  在岁月的长河中,家书如同一叶叶扁舟,照亮了历史的航道,也映照出写信与读信两端内心的波澜与追求。上世纪八十年代,有这样一封跨越千山万水,从海南陵水寄回山东老家的信,记录了“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一段故事,也见证了两个山东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彼时,这封信的书写者,尚不知自己将在未来悄然推动中国玉米大变革,成为让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牢的“时代楷模”。

  而另一端读信的人也没有意识到,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采访对象,能成为他余生深耕新闻道路的启明星,推动着他四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两次捧得一等奖桂冠。 2014年,他荣获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这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

  两条几次汇集又螺旋上升的人生轨迹,在各自领域点亮星空。他们,就是李登海与邓兆安。

  5页信纸,2000余字的深情与坚韧,不仅记录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友谊,更书写出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对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相识四十年,老友胜似亲人。今天,我们与烟台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一起,从邓兆安的视角,听一位新闻人带着敏锐视角与深刻洞察,解读这封“不一样的家书”。

  初识:科研之魂的共鸣与新闻人的敏锐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1984年的夏天。那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邓兆安与李登海命运交汇的起点。当时,在莱州市委宣传部工作的邓兆安,在一次深入农村采访中,偶然接触到了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李登海。那时的李登海是山东莱州后邓村农科队队长,已经在玉米育种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他的目光始终聚焦于更远的前方——如何突破传统,培育出更高产、更适应中国国情的玉米品种。

  “当时,登海听说美国先锋种业公司培育的玉米亩产量可达1250公斤,这个数字是中国玉米最高亩产量的10倍。他说,美国人能种,那我们中国农民也能种,‘我要开创中国的高产玉米纪录!’”回忆起那时的场景,邓兆安仍难掩兴奋,“他不要国家一分钱,他觉得自己应该为中国、为我们民族,争口气!”

  邓兆安敏锐地捕捉到了李登海身上那份纯粹而坚定的科研精神,以及他背后所承载的农业科技变革的潜力。在随后的日子里,两人频繁交流,从科研的艰辛到人生的理想,从玉米种子的微小世界到国家粮食安全的宏大命题,每一次对话都像是心灵的碰撞,让彼此的友谊在科研的征途中愈发坚固。邓兆安通过新闻报道,将李登海的科研成果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

  家书:跨越千里的心声与无需多言的支持

  “1989年,我给登海写了一封信。3月27日,信送到了他的手中;28日一早,登海就提笔回信了。在那个阴雨绵绵的早晨,2000余字、5页信纸,洋洋洒洒,一气呵成。”邓兆安摊平信纸,想读信给我们听,又停了停,望向窗外,决定先给我们讲个故事。跟随他的讲述,我们的思绪一起飘到远在海南的那个带着水雾的清晨……

  “在咱们北方,玉米每年最多可收获一季。为了缩短培育周期,登海背井离乡,追着太阳跑,跑到一年能收获三季的海南岛。那时的海南育种基地条件很艰苦,登海靠在那里,一遍遍尝试,一遍遍失败再推翻重来。其实失败对科研人来说是常事,可很多人不理解登海的做法,觉得他在谋私利。我知道不是,凭我这么多年对他的了解,他的科研精神和报国精神是很纯粹的。”讲完这个故事,邓兆安拿起了信纸的第一页。

  “我很有幸能结识你这位能够理解我和支持我的朋友,我将努力奋斗,不会使你失望的。”李登海在信中开头这样写道。在邓兆安心里,这既是一位老友的信任,更是一名科研学者的承诺。

  在信中,李登海详细描述了他在海南的育种经历。那里,阳光炽热、海风咸湿、蚊虫叮咬、条件艰苦,但他却乐在其中。他提到,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便是他思考的最佳时刻。在这片热带土地上,他尝试了无数次的杂交组合,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重来后,紧凑型杂交玉米的思路曙光初现。李登海在信中,还特别提到了邓兆安新闻报道中的一些细节,让自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方向。他感激邓兆安能够将这些细节生动地呈现给公众,让更多人了解并支持他们的科研事业。

  “对每一个育种材料,从设计到选育,都以望子成龙的心情,寄托着成功的希望。”“一个事业型的人最大的痛苦是无成果,而幸福则是他的科研成果变为了生产力,造福于社会和人类。”信中的这两句话,邓兆安认为是“最闪光的地方”,直接反映出李登海一心报国,勇攀高峰的不懈追求。邓兆安特意用红色钢笔在下方画了线。“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体现一个科研人员对种子的珍视和热爱呢!”邓兆安摩挲着信纸,深深叹了口气。

  交融:科研与新闻、理论与实践、事业与友情

  如今,邓兆安已从烟台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胶东在线网站总编辑岗位上退休。每每回望来时路,玉米地里两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身影,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1987年1月,邓兆安(右)在海南育种基地采访李登海(左)

  “我总能想起来这样一个画面,1987年,我27岁,去海南育种基地采访登海。白天,我俩结伴在烈日炎炎的玉米试验田里劳作,晚上一起在星光闪烁的棚屋外促膝长谈。他的远大理想、育种规划和憋在心里的苦衷都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正是那晚,邓兆安决定以种子特有的品格为主线来统领人物稿件全篇。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从接触李登海多年来采访积累的10多万字素材中,凝练了4000多字的人物通讯《种子的品格》,该稿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10余家媒体采用。1990年,李登海当选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他也成为邓兆安挖掘报道的第一位重大典型人物,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

  一边是“铁肩执笔担道义”,一边是“青纱万顷济天下”。40年弹指一挥,两人互相激励、彼此成就,在各自赛道上驰骋,为祖国大好河山发光发热。而那封跨越35年,从南方到北方的“家书”,也成为二人珍藏心底的宝贵记忆。用邓兆安的话说,每当翻阅起这些泛黄的信纸,他都能感受到李登海那份炽热的科研热情与深沉的家国情怀。

  如今,这封“家书”已收藏在烟台市档案馆,安全的环境、悉心的呵护使其得到更为妥善的保管。

  而两人的友谊,正如同那紧凑型杂交玉米一样,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愈发坚韧不拔。

责编:蔡云飞
审签:李 波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