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余件旧物打捞起淄博城市记忆

··

  大众网记者 孙莹 淄博报道

  在淄博张店一栋65㎡的老房子里,市民刘萌用2万余件旧物编织出一张跨越数十年的记忆之网。陶瓷、搪瓷杯、泛黄票据、斑驳的校徽与厂徽……这些带着生活褶皱的“证物”,拼凑出了淄博这座城市的旧时光。

  在刘萌的老房子里,每个转角都暗藏惊喜。整面墙由飞跃牌、金星牌电视机错落堆砌,陈旧的外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搪瓷杯整齐排列,杯身上“纪念”的朱红字样依旧鲜活;近百枚校徽、厂徽摆放在盘中,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教育与工业发展。从周村食品罐头厂的标签纸,到淄博人民制药厂的药品说明书,这些带着生活褶皱的纸片,在定制收藏夹里重获新生。甚至1989年,他在张店红旗眼镜厂配的第一副眼镜收据,都被完好保存至今。

  “我从小就喜欢收集这些旧物,从票据到淄博本地工厂生产的物件,再到这些陶瓷制品,不知不觉,家里已经有2万余件。”今年47岁的刘萌抚摸着1990年淄博石油机械制造总厂的纪念盘说道。作为土生土长的淄博人,他的收藏始于对生活痕迹的本能珍惜,这些见证淄博旧时光的物品逐渐消失,却在他的家里获得“新生”。

  除了收集老物件,刘萌还有另一份执着,近8万张照片,记录着淄博这座城市变迁的点点滴滴。从90年代开始,刘萌带着相机走街串巷,张店这座老城的独特印象被一一定格,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在他的镜头下,1996年的世界卫生日,路上拉起了横幅;淄博人民公园的摩天轮还在旋转。这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背后,是淄博市民真实生活的写照,更是城市的更迭与变迁。

  “它们不是冰冷的旧物,是我们这代人的过去。”在快速变迁的时代里,刘萌用执着抵抗着遗忘。他的老房子虽没有博物馆恢弘,但每一件藏品带着生活余温,诉说着普通人的岁月史诗。当谈及未来,刘萌表示,希望将这些物品展示给下一辈的年轻人,让他们了解和记住淄博的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责编:田泽文
审签:李玉梅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