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源头上落实“教育减负”

··

  看点:在12月9日召开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届年会“教育源头减负”论坛上,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公布了近日在线上开展的关于“双减”效果的调查。本次调查有630人参与,认为现在孩子的课业负担“适当”的人达60.79%。

  在对学校“双减”满意度调查中,基本满意者占比32%,满意者占比4%,不满意者占比26.5%。作业量减少是大家满意的主要原因。初中主科作业依然较多、 “评价不变,减负空谈”是大家对“双减”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原因。

  为何学生还是负担重?

  “学生负担重,源头在社会,不在教育。”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在论坛上称,工资制度、劳动制度和社会观念是当前分配、分工、分层的决定因素,这些因素是学生负担重的根本原因。

  王文湛谈到,从教材角度来看,我们的教材说难也不难。在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10个国家中,中国教材的难度大多排在第4-6位之间,属中等水平。

  “跟过去相比,当前课程内容分量大了,课程越来越多了。课程难度也增加了,过去高中不讲微积分,现在讲了。现在高中不讲三角,把三角挪到初中了。过去小学不讲代数,现在讲了。”

  王文湛介绍,学习时间长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我们的学生有大量的作业。作业有习题,很多习题是抄书本。还有的习题是编出来的,社会上根本不存在。

  同时,校内减负校外补习也是中小学生负担重的原因。王文湛表示,“双减”政策出台以后,校外培训情况有所好转,但还远没有解决。

  “什么都怪社会,问题就没法解决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烽在论坛上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王峰认为,如果从教育上找原因的话,是没教给学生真本事。社会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只能凭学历和毕业院校等指标来选。“做装修的、做建筑的工人,他们的小时工资都很高。差距关键在于社会保障。”

  在王烽看来,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和创新人才培养不出来都有一个根源,那就是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统一要求、统一模式培养、统一标准衡量,个性化程度太低。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认为,部分地区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考试难度不断增加,造成学生负担加码,这是学生负担重的重要原因。

  当前,社会和学界有人认为“减负就是不让孩子学习”。张志勇表示,这其实是对减负政策的误读。减负是在调整教育结构,让德智体美劳的结构和谐起来,是在调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构,让孩子减过重的部分,补不足的部分,让孩子们的学习健康起来,环境更好起来。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也表示,“减负”重要的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在喜欢的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可能更多,但也不觉得是负担。

  刘坚及团队跟踪调查发现,能够保证每天睡眠、保证每天体育运动一小时、保证每天有营养早餐、不出现手机依赖、可以每天自主阅读半小时以上的中小学生,在学业成绩和幸福感上都表现很好。

  如何从源头减负?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称,中国需要新的教育哲学,需要实质性的教育制度变革。实行自上而下的顶层制度变革,实行“源头减负”,而不是仅仅在学校和家长的层面上做“末端减负”。

  “如果没有顶层的制度改革,考试制度、升学制度、评价制度不改,让老师和学生去改,这是不现实的。”杨东平认为,把“减负”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首先是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学习观、学生观。要以人为本,要善待儿童,培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创业精神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会迅速过时的考试机器,形成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杨东平称,现在的过度教育,以提前教育和过度操练为主。他认为,要从源头上减少课程数、学时数,大幅度降低教学难度、考试难度。同时,教育从源头上减负还要推行小学的全科教师模式,改善教育生态,改革并适时地取消中考,促进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多元化。

  王烽认为,坚持高中阶段的多样化是源头减负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点。“高中阶段是教育体系的腰部,如果它不多样化,整个教育体系就没法多样化,目前它是一个瓶颈。”他谈到,小学阶段要注重家校合作。高中多样化发展,需要学生跟社会生活多联系。大学的多样化发展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张志勇建议,教育要健康发展,政府层面应该有所作为。一是清理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行为,要给教育战线创造一个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在教育公平配置上下功夫,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源头上解决教育内卷。三是要给改革和创新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责编:姜申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