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不住的“移花接木”,AI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脸”?

··

  2019年一部英剧在国内大爆,豆瓣8万多人打出了8.9的高分,它就是《真相捕捉》。剧中基于一套人工智能的人体图像合成技术,可以实现换脸、换声音、换人,甚至“隐藏”真身,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和干预。

  AI已是零门槛 真相更是难捕捉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电影中的情节逐渐“照”进现实。近日,广州一名女子在网上晒出自己在地铁列车上的照片,被别有用心的网友下载,并用AI技术“一键脱衣”,且将“除衣”后的照片广泛传播,引发大量关注。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在此之前,很多国外一线女明星也都被迫“出镜”,换脸成不雅影片的女主角,其中女演员艾玛·沃特森的30秒换脸视频,有超过2300万次的播放量,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图:广州女子在网上晒出自己被“除衣”之前的照片

  据Sensity网站透露,去年他们检测到了超过14600部人工智能换脸视频被传播到网上,其中96%全部是不雅视频以及相关内容,而且视频主角大多数为女性。而到了今年,这些视频翻了近三倍,达到了50000部!而且画质、精细程度飞速提升,几乎已经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在茫茫的互联网世界中,真相对于我们来说,远比假新闻更难以捕捉。有网友在评论区十分担忧地表示:“AI犯罪要来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据了解,2018年deepfake的代码已经是开源状态,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个技术——在网上搜索“一键脱衣”,就有一堆免费教程,甚至显示最近24小时,就有1221人下载使用;而在某购物平台上,搜索AI换脸制作软件,售价低到十几元左右,还附赠虚拟直播教程,可见这项技术早已毫无门槛可言。

图:网上“一键脱衣”的免费软件简单易操作

图:某宝上的换脸软件低至十几元还附赠多个套餐。

  “移花接木”的AI诈骗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然而用AI犯罪,造黄谣只是第一步。现在就连国际政要也无法绕开AI的“陷害”:早在前几年,奥巴马被换脸后,大骂“川普是笨蛋”的视频在全美疯传;“特朗普被捕”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但他被AI换脸后,被捕的图片已经在一些网络平台热闹起来;甚至号称铁娘子的希拉里也在AI换脸的操作之下,变成了“街头乞丐”……更有甚者,在印度议会选举期间,一名候选人为了拉拢小语种选民,用AI换脸技术,让别人替他说了一段小语种语言进行拉票,而他本人其实是不会这门语言的。

图:美国多名政要都没能逃过AI换脸的戏弄。

  但不要以为AI只会盯上明星政客,我们的钱包对于黑客来说,同样有吸引力。4月1日,央视网报道美国和加拿大各地最近使用AI合成语音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例多发,黑客可以借助AI技术合成你亲戚、朋友的语言,发语音向你借钱,即便你有很强的戒备心想通过视频验证,手机里那个和你面对面聊天的人,也都可能被AI换脸模仿的天衣无缝;除此之外,黑客甚至将非法获取的人脸信息用于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受害人被无辜卷入刑事诉讼中,可谓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飞。仅2022年,美国相关涉案金额已达26亿美元。

  让AI的“移花接木”有法可依

  细思极恐,当我们的生活逐渐步入“刷脸”时代后,门禁、支付、解锁……被广泛应用,人脸数据也被大量采集,我们就面临着一定风险隐患,该如何保护自己?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为您梳理了以下步骤:在涉及钱款的情况下,最好当面确认,或通过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多重验证,不轻信视频,以防被骗;同时,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勿在网络中暴露个人信息,以免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针对性实施诈骗;如发现受骗上当,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另外,当AI换脸不再有门槛之后,新事物的新奇刺激着很多人“尝鲜”,一些“AI换脸”App在趣味性背后暗藏不少法律风险和侵权纠纷。对此,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守法律师就AI技术可能会触碰的法律底线进行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人格权编单独成编,也表明对该等权利维护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涉及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等实际问题。其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面对互联网中大量信息存在迅速扩散和不当利用问题,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AI换脸技术和算法不断进步,如果能够识别要求作出动作并更新算法并非不能蒙混过关。但如果真的利用该技术窃取他人账户资金,就涉嫌盗窃或诈骗犯罪,还有利用AI换脸技术制作淫秽视频传播的,则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如果就此敲诈,又涉嫌敲诈勒索罪。如果有其他侵权意图,则可能涉嫌侮辱诽谤罪。但就此而言,虽然可以惩处,损害结果发生将导致很多问题和恶劣影响难以消除。更多的是需要每个人提高权利意识,减少不必要的个人信息采集和扩散。对于相关获取个人信息的机构而言,比如机场、银行、通信等行业,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并且要做好数据安全工作,防范数据泄露造成的损害发生,而损害一旦发生,应当立即启动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并予以惩治,以儆效尤。

  每一项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引发一些阵痛。比如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基因工程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威胁……而AI技术,在改善生活的背后,也面临着万千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安全问题,与其遏制其发展,不如用法律的武器捍卫道德的底线。在武侠小说中,能破解“移花接木”的武功叫“空木葬花”,我们虽然阻挡不了“花”的飞舞,但是可以让AI画出的“花”在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中自由飞舞。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蔡溦 综合央视、海报新闻、B站等)

责编:解西伟
审签:辛 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