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潍坊·开新局丨2025年,潍坊科技工作这样拼!
··
编者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潍坊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奋力拼经济,冲刺首季开门红,大众网开设“奋进潍坊·开新局”栏目,关注各部门、企业崭新气象、亮点做法,推出深度报道,为加快建设更好潍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潍坊实践贡献舆论力量。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
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一夜爆红的DeepSeek AI大模型等“现象级”科技,都预示着建设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力量,正成为大势所趋、未来所系。
开工伊始,潍坊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作动员大会提出:要在创新引领上攻坚提质、要在数智赋能上攻坚提标。基于对城市创新发展的深刻洞察和长远考量,潍坊明确了2025年全市科技工作的具体目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稳步增长,研发投入总量增长10%以上;创建6家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15人以上;全年实施各类重点攻关项目100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稳定在60%左右。
攻克“卡脖子”技术,培强育优创新主体
放眼全球,科技领域的赛场已然硝烟弥漫,来自外部势力的围追堵截、打压遏制如乌云压顶。回首国内,经济发展亟待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劲引擎,冲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打破发展瓶颈。潍坊如何实现破局突围?答案只有一个:创新。
2024年,潍坊争取到上级资金支持7亿元。潍柴动力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刷新热效率世界纪录。潍坊市研发投入总量达185.83亿元,同比增长9.87%。
潍坊并未满足于此。站在新起点上,将聚焦省“十大创新行动”和全市“9+3+N”产业体系,在高端装备、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遴选推荐重点企业项目申报省计划项目指南,有序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制,精准突破一批产业“卡脖子”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全年实施各类重点攻关项目100项以上。
扎实推进“氢进万家”“大型智能农机”等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面向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加大优秀科技成果挖掘力度,及时凝练总结新技术新成果,每月遴选推荐5-6项成果申报“山东好成果”。
用好“潍坊好成果”发布机制,建立重大科技成果库,常态化开展高价值科技成果遴选发布,每季度以专报形式发布3-5项成果,评选2025年度潍坊“十大标志性科技成果”。
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创新主体发挥着知识生产和成果转化的作用。据统计,潍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25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788家,282家企业进入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13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围2024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0.82%,高于全省8.0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身优势,潍坊将紧跟国家科技型企业工作调整改革步伐,大力实施“高企培强”和“科小育优”工程,加大后备资源培育,着力培优育强、稳量提质。
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梯次培育,引导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科技领军企业。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建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生命科技企业孵化育成链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省、市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市级支持100项左右。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更多的龙头企业和拥有“三高一核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着力破解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各级创新创业大赛、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力争企业参赛数量、获奖数量取得新突破。
推进科技“双招双引”,科技金融融合发展
一直以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都是实现科研价值的关键一环。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等,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类创造福祉,实现科研的初心与使命。
2025年,潍坊将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化建设运行的原则,加快建设潍坊科技大市场,依托市产研院专业化运营,实现与管理平台、决策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场景化打造特色服务。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通过技术经理人大赛等活动媒介,持续壮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规模。
统筹推进潍坊市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示范基地等重点合作项目,高水平建设工信部直属高校先进技术成果潍坊转化基地,制定中试示范基地备案管理办法,组建运营潍坊市概念验证基金,探索建立“成果筛选-验证-孵化-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加速推动各类科研成果在潍落地转化。加强与市投促局、市人才办、招商集团的联动,创新推进科技“双招双引”。
在积极推动重点合作项目落地与创新科技的基础上,潍坊还将加快推进潍坊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联合清华启迪研究院,完成科创集聚区建设整体规划编制,集聚资源力量,提升中心城区科创首位度。
落实《关于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发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和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效用,在运作好已成立的两支基金的基础上,适时组建新的科创基金。完善“潍科贷”“潍科担”“潍科保”等科技金融产品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以伯乐之智,成就每一匹“千里马”
当下,正处于科技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人才成为了这场逐梦之旅的领航者。从潍坊将每年9月27日定为“潍坊人才日”来看,城市对人才的重视已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以节日为契机,搭建起与人才沟通交流的桥梁,让人才真切感受到被尊重,以伯乐之智,发现、成就每一匹“千里马”。
这份对人才的珍视更在实际成果上得到了有力印证。2024年,潍坊3人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19人入选泰山系列人才工程。4名创业团队在第六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胜出并纳入泰山产业创业领军人才培育范围。2家企业入选2024年山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引进外国专家200人,获批省级以上外国人才项目15个。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潍坊将实施产学研合作交流深化行动。以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为重点,用好“十城百校千企”“名校合作直通车”等活动媒介和“科技副职”等人才媒介,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内涵,全年举办各类对接活动10次以上。
充分利用本地现有高校资源,强化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潍坊学院等院校合作,实现校地共赢。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构建全流程人才服务机制,做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泰山系列人才工程等重点人才工程的引进培育,确保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
主动搭建海外高端人才对接平台,力争省级以上外国人才工程和外国专家项目15个以上,新引进外国专家170人以上。扎实推进省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荐外国专家人才申报中国政府“友谊奖”、省政府“齐鲁友谊奖”。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完善选派工作机制,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
科技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创新步伐容不得有片刻的踟蹰。在奋进者的故事里,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拼搏与付出都将绽放出绚烂华彩,共同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
![]( /statics/hb_pc/images/hb-head.png )
![](/statics/hb_pc/images/title-icon2.png)
![](/statics/hb_pc/images/title-icon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