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山东手造之聂家庄泥塑:点土成金 色彩斑斓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素娟 通讯员 卢琦 王文琛 潍坊报道

  “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小孩小孩你别哭,你爹去赶集,买个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这些民谣描写的都是高密三绝之一的聂家庄泥塑。

  作为泥塑中型、色、声、动四者俱全的一个艺术品种,聂家庄泥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据传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清代康熙年间,聂家庄的艺人们在“锅子花”的基础上创制出泥娃娃、禽、兽、鱼等泥塑品种,以供民俗活动使用、家庭观赏和儿童玩耍。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进入成熟期,塑出的作品形象完美,声色并茂。如今,泥老虎是聂家庄泥塑的主要代表。2008年,聂家庄泥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聂家庄泥塑前身

  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庄泥塑的艺祖叫聂福来,老家是河北省泊镇。明朝万历初年,河北泊镇连年遭灾歉收,聂福来在那里实在熬不下去了,便携带全家逃荒来到了聂家庄。

  聂福来全家来到此地后,人生地疏、日子也不好过。为了一家人填饱肚子,聪明的聂福来便试着用当地的泥巴做外皮,中间装上药、顶部留有小孔,制成一种“锅子花”,走乡串集销售,以供人们在春节或正月十五晚上点燃,放花观赏。捏这种泥玩艺,可不是消遣娱玩,而是谋生的需要。换回的钱可以买成粮食,以弥补生活上的不足。“锅子花”的外形像反扣的锅底,刚开始生产的这种“锅子花”,外皮并不加任何颜色装饰,而且也很粗糙,这种“锅子花”就是聂家庄泥塑的前身。

  泥塑制作过程

  聂家庄泥老虎造型古朴夸张,大胆运用大红大绿等鲜明醒目的色彩,虎身可以活动,会发声。声、形、色、动,四大特点在全国泥塑中是独一无二的。

  聂家庄泥塑的制作过程由十几道工序组成,成品造型大胆夸张、稚拙憨朴,着色鲜艳醒目,表情生动写意,整个泥塑能动会叫,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制作泥老虎,需要经过取土、和泥、制模、制坯、脱模、修坯、制哨、装哨、接胚、涂粉、彩绘、上油等十多个步骤。泥老虎的原料,选自聂家庄地下一米多的黄黏土,与细黄土按比例和好泥,放进石膏制成的模具里按压成型,自然晾到半干后修坯,把嘴巴、哨口等戳开,用芦苇杆做好哨子,粘接中间的皮革,打磨后进行涂粉。上完色之后,还有一个上油的步骤,由于传统泥塑颜料易褪色,在彩绘干透后使用明油罩在外面,一方面保护颜色,使其不易褪色,另一方面也使颜料更加鲜艳明亮。

  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潍坊民间艺术大师聂臣希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聂家庄泥塑以艺术的方式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山东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的研究考察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聂家庄泥塑,思想火花与艺术灵感在指尖上流淌,精神守望与品德操守在作品中凝聚,点土成金、匠心守艺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责编:焦 雪
审签:刘贝贝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