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临沂|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 细数自带年味的临沂“非遗”
··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临沂报道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日前,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5项,以及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达501项。临沂的许多非遗天生自带美好寓意,2025年春节将至,让我们来数一数带着年味的临沂“非遗”吧!
费县手绣:
简介: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细腻的绣工和丰富的图案著称。在春节期间,手绣作品常被用作装饰或礼物,寓意吉祥如意。手绣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琅琊剪纸:
简介:据史料记载,临沂琅琊剪纸始于明末清初年间,是民间艺人制作的喜花、丧花、年花、窗花等剪纸艺术的统称。琅琊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临沭柳编:
简介:临沭柳编是产自山东临沭县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柳编作品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成为春节期间人们喜爱的家居装饰品和实用品。
郯城中国结:
郯城县红花镇被誉为“中国结艺之乡”,这里的手艺人们不断创新,将传统结艺技术与多种技艺相结合,制作出款式新颖、民族元素饱满、寓意祥和的中国结。春节期间,中国结常被用作装饰品,寓意吉祥如意。
刘氏翻花:
刘氏翻花是平邑县的一项古老民间手工工艺,历史悠久。沂蒙刘氏翻花结构合理、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期间,翻花作品常被用作装饰品或礼物,传递祝福和美好愿望。
沂蒙山小调:
简介:沂蒙山小调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与《茉莉花》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沂蒙山小调旋律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是春节期间人们表达思乡之情和美好祝愿的重要方式。
柳琴戏:
柳琴戏是临沂地方文化的直接反映,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表演粗犷朴实、节奏明快。春节期间,柳琴戏表演常作为节日的娱乐活动之一,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