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仍高发,谨防多种病原体袭击
··
随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人们外出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好时节。但气温的逐渐回暖和湿度的增加,细菌与病毒也迎来了它们活跃的时刻,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同样高发,强大的传染性和潜在的并发症给大家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需要我们积极做好防控工作。
众所周知,呼吸道疾病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尤其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传播。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大概是其他季节的两到三倍。
根据目前多种病原体检测数据,大约有30多种病原体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其中有十几种比较常见,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病毒、新冠病毒等,都是当下主要流行的病原体。流行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传播途径多。流感病毒可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比如手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触摸自己口鼻是常见的传播方式。
二是传染性强。病毒容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形成聚集性疫情。由于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易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
三是无症状感染者可传播流感病毒。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从潜伏期末到出现症状后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四是流感病毒复制快。病毒可在感染后24小时达到峰值,而流感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达30%左右。因此,无症状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可在自己和周围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播病毒。
由于春季气温渐暖,空气中呼吸道纤毛的清除能力弱,痰液和病原微生物更容易滞留在气道中,削弱了黏膜的“屏障功能”,为病原体的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机”。尽管传染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大不相同,但传播方式大都相同,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勤洗手、戴口罩。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手部和周围环境;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做好防寒保暖。当身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因此,平时要注意自身保暖,及时增添衣物。
平时要多喝水。只有平时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才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保持开窗通风。经常开窗通风,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也可以减少细菌或者是病毒的滋生。
适当加强锻炼。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呼吸操、扩胸运动、腹式呼吸、八段锦、太极拳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注意饮食健康。尽可能少食辛辣食品,适当多食青菜、番薯、藕、柿子、香蕉、红枣、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等新鲜果蔬。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
积极接种疫苗。对于儿童或者抵抗力差的老人,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如果去年冬季没有接种流感疫苗,现在接种仍然能起到预防作用。
做到“四早”防治。当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从而避免疾病传播。(汉瑞娟 王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