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

  大众网记者 王冠超 姚双玉 潍坊报道

  农业是潍坊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推进农业强市建设的征程上,潍坊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2月13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情况做了细致介绍和解读,全面展现了潍坊市在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方面的战略部署和务实举措。

  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推动“三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三个模式”持续拓展创新。深入开展产业全链条、城乡全方位、治理全领域、科技全体系、改革全要素、服务全周期“六大融合提升行动”,探索实践“农业产业化-乡村振兴融合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三个模式”创新路径,将“三个模式”拓展创新推向新水平。

  农业经济运行进位争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358.7亿元、全省第一,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01亿元、占全市GDP的8.5%。“现代农业全省第一”的城市名片和金字招牌实至名归。

  稳产保供基础更加牢固。全市粮食总产量迈上90亿斤台阶,达到90.34亿斤,连续四年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蔬菜总产量首次突破1400万吨、达到1418万吨,肉蛋奶总产量首次突破200万吨、达到209万吨,均稳居全省第1,为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作出了“潍坊贡献”。

  现代农业质效不断提升。蔬菜、畜禽、花卉、农机等4个千亿级和朗德鹅、生姜、果品、种业、奶牛等10个百亿级全产业链加快壮大。桃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总数达到3个,全省第1。3家企业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省第1。潍坊市入选全国第一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全国仅4个地市入选。29家农业龙头企业、1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500强”,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地市第1位。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63.75亿元,连续六年超百亿。在全省率先发力净菜产业,净菜企业发展到96家。预制菜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数量全省第1,入列“全国智造预制菜·新锐城市50强”榜单第2位。

  和美乡村建设提颜增质。建成省级和美乡村384个、市级2000个,10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片片不一样,片片有一样”,推动乡村加快由“一村美”向“村村美”拓展,“一域兴”向“全域兴”延伸。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达232.9亿元,实现股金分红26.6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1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4:1,大幅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相促相融、相得益彰,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5年,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聚焦拓展创新“三个模式”,力求出成果、结硕果;聚焦擦亮“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金字招牌,力求名副其实、实至名归;聚焦服务推动“更好潍坊”建设,力求多作贡献、做大贡献,“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重点抓紧抓牢八项重点工作:

  聚力产能提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确保全年粮食面积和总产分别稳定在1030万亩和90亿斤以上。全年蔬菜、肉蛋奶、园林水果产量分别稳定在1400万吨、200万吨、110万吨以上。

  聚力融合增效,全链条促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着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培强壮大6家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一批配套骨干企业,推动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迈上3000亿元台阶。特色化培育预制菜、净菜产业,重点培育净菜企业100家,打造预制菜过亿单品10个以上。新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中国农耕农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0个以上。

  聚力科技赋能,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扎实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强化种业创新,集聚优势资源,育成农作物新品种20个以上。推动数字赋能,着力培育建设50个智慧农业样板基地和20个数字乡村样板点。抓好农机推广,加快研发和应用高性能、智慧化农机装备。

  聚力深化改革,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持续深化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动农村产权进场交易,全面提升“三资”管理质效。

  聚力片区引领,全覆盖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坚持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全面提升100个示范片区建设水平,打造具有潍坊特色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共同体。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战”,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聚力开放发展,高水平推动农业对外合作。重点围绕农产品出口优势领域,打造一批链条完整、结构合理、聚集度高、竞争力强的出口产业集群和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持续巩固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聚力有效衔接,多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重点人群监测预警,用好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扶贫项目建设等渠道,不断提升帮扶对象“造血能力”。

  聚力绿色转型,坚决守牢农业安全生态发展底线。守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业领域安全生产等“一排底线”,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

  

责编:李晓芹
审签:于明效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