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纪事(19)| 探“改”农高区
··
黄河口纪事(19)| 探“改”农高区
马宝涛
初夏时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区)试验田,各种耐盐碱作物高低错落,生机盎然。2022年12月30日,科技部批复在山东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5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称,盐碱地国创中心将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实现“三个转变”:由治理盐碱地向适应盐碱地转变、由化学农业向生物农业转变、由传统农业向智慧化现代农业转变。
盐碱地是我国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在本茬庄稼播种之前,我曾于去年小雪时节前往国创中心主战场黄三角农高区,探寻其围绕“改”字如何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当时,没有了高杆庄稼遮挡,农高区视野辽阔,空气清新,不时有大大小小的鸟儿划过天际,自由飞翔,也有的落在棋盘一样的各色地块里觅食。其中,尺把高的藜麦最受青睐,经历了霜打,这种作物依旧保持着深绿和紫红相间的颜色。
藜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是全球唯一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需求的“超级食物”。半个月前,这里的示范田刚刚收获了年内第二季30多亩藜麦,取得亩产380斤的测产收成。这是我国首次在低海拔盐碱地培育出的多熟制藜麦品种。
一起收获的,还有大豆,多个试验品种实现了盐碱地单产新突破。
它们都是中国人饭碗里的粮食。最为难能可贵的,这里是盐碱地,盐碱被称为土地的“绝症”。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沿河人民,却在东营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大量盐碱地,而且不乏重盐碱地。放眼望去,一片白花花的盐渍,大片地块寸草不生,连生命力顽强的大树都难以成活,何谈娇弱的庄稼了。
向盐碱地要粮食,全球各地历来的做法是改良土地,即“改地适种”:四周挖沟,抬高地块,用淡水浸泡、冲洗土壤,谓之“压碱”。为了充分开发宝贵的土地资源,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充满无奈甚至无助。原因之一,是淡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如今随着“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政策的推开,制约性日益增强,古法不再符合新形势。
而且,即使有用不完的淡水,“深沟大壑”和“大水漫灌”效果也不稳定,一旦灌水超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付出千辛万难压下去的盐分,又会随着上升的地下水位冒出来,农民称之为“返碱”。
农高区攻关的方向,与别人的做法恰恰相反——变“改地适种”为“改种适地”,即用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的办法,向土地要粮食。
“改种适地”关键在于育种。工作人员带我参观了盐碱地资源植物综合利用研发楼。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这几年,东营立足盐碱地特色优质资源,聚焦功能粮食、中草药等耐盐碱特色物种,发展盐碱地特色种业,规划建设了盐碱地特色现代种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搜集本地和国内外盐生作物种质资源13科42属89种1.5万份;建立了藜麦种质资源库,培育了一批适合盐碱地栽培、产业开发度高的突破性品种(系)。引进培育6家种子企业,配套了育种机械研发生产平台,推行商业化育种机制,初步构建起了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的全链条现代种业运营模式。
作为滨海盐碱地和冲积平原的典型代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土壤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面积达到43.97万亩,是探索荒碱地治理新技术的天然本底试验场,180平方公里国有土地成方连片、权属清晰,规模化生产条件成熟,具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独特优势。
在这片堪称贫瘠的土地上,改种适地,与改良土地并不矛盾。农高区的创新做法,是用“管道”代替过去的“渠道”,盐碱地土壤盐分从4‰-6‰,已稳定下降到3‰以下,由中度盐碱地降为轻度盐碱地,节约淡水38%以上。
数据显示,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中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5亿亩,是一笔“沉睡”的宝贵资源。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土地近800万亩,其中盐碱地270万亩。后备土地资源是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保障。把盐碱地变成丰产田,一直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百姓的梦想,为了实现它,人们正通过在“改”字上大做文章,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农高区的前身是山东省国营广北农场,他们改变着种子,自身体制机制也在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了“发展生产、积累资金、培养干部、示范农民”的国营农场发展规划。经论证,华东军政委员会于1950年3月正式批准在广饶县境内小清河下游兴建国营农场,该农场因地处广饶县北部,故命名为“广北农场”。
从那以后,这里的身份和名称不断应时改换。
1952年,广北农场由华东军政委员会划归山东省农业厅;1959年划归山东省渤海农垦局;1960年,广饶县赵嘴公社并入广北农场;1961年,渤海农垦局撤销,广北农场转隶山东省农业厅;1966年,划入山东省惠民地区;1970年,改为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1973年兵团撤销,划归惠民地区;同年,场、社分开,恢复赵嘴人民公社;1978年,划归农垦系统;1983年,隶属东营市政府管辖;1994年8月,经东营市政府批准改制,广北农场改称东营市广北实业总公司,原场名继续保留使用;1996年后,隶属东营市,业务系统归属山东省农业厅农垦局;2001年2月,东营市确定农场实行股份制运作方式,2002年11月,国营广北农场更名为东营市广北农场,企业性质不变;2010年8月,以广北农场权属面积为界成立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继陕西杨凌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并从正县级上升为正厅级建制;2016年11月,黄三角农高区正式挂牌运行,总面积35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201平方公里、未利用地4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4公里,辖49个行政村,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5.4万人;2020年7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调整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牌子的通知》,将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由在山东省科技厅挂牌,调整为在东营市人民政府挂牌。
2021年9月,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兼任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主任。此前,此职由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兼任。
一路走来,“广北农场”人在茫茫荒原上开垦土地、修堤筑坝阻挡海潮的侵袭,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采取各种方法对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建设沟渠路林相配套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步走出一条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路子,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其农业机械化、优良品种、科学种田先进经验的推广应用,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示范,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经验。
昔日“白花花”变成今朝“绿油油”。走在农高区纵横相接的水泥小路上,听着电影镜头快速闪现般急促前行的历史足音,一座座田间试验室不时映入眼帘,红墙蓝瓦内安装着数不清的“高科技”,为这充满沧桑气息的土地增添了时代元素。
探“改”农高区,风景独特,也带给人希望无限。在年月更迭中,中国人的饭碗定能端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