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 | 用爱的阳光 点亮折翼天使的希望
··
编者按:人生有百态,其中的一种,是生于苦难依旧向阳生长,社会上的残疾人群体便是如此。他们奋力破土,绽放自己的光芒,光亮虽微弱,依旧是他们生命的起舞。烟台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大众网开设《微光》专栏,聚焦残疾人群体,讲述他们身残志坚的奋斗故事,传递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残疾人群体送去关爱,展现烟台的大爱和温暖。
大众网记者 孙国宁 薄晓娜 烟台报道
“在这里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充实与满足的源泉,我感到自己是在为社会贡献着一份力量,这份成就感让我无比自豪。”自从来到招远市辛庄镇“如康家园”后,残疾小伙小张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了,脸上时常挂着笑容。
独立捡拾鸡蛋
在招远市辛庄镇“如康家园”,生活着很多这样自信的“小张”,他们在这里充实生活、工作、学习技能,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尊重,这种情感的滋养是他们重拾信心、勇敢前行的强大动力。
残有所依!“这里也是我的家”
招远市辛庄镇“如康家园”位于湖汪村国家级沿海防风林,毗邻山东黄金职业学院,气候适宜,人文环境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在烟台市残联及招远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辛庄镇“如康家园”于2024年6月经过打造升级,重新扬帆起航,依托约翰农场旗下山东绿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家庭农场建设运营。现已招收16周岁以上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20余名,为他们就业赋能,打造了一种家庭农场结合辅助性就业的新模式,实现了残疾人现有就业模式的创新升级。
“与同伴们一起工作,一起聊天、拉家常,我们在这里过得很充实。家园每天还为我们准备免费午餐,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家人一样对我好,很开心。”正如残疾人王辉所说,“如康家园”为成员们提供沟通交流、聆听心声的平台,又帮助他们提高经济收入、提升自我效能。把家的温暖、家的呵护传递给每一位成员,让他们更愿意来到这里,感受生活的充实和集体的温情。
帮扶就业!“没想到我也能赚钱”
在包装车间,孙殿昊熟练地将包装箱折起,有序完成鸡蛋装盒、包装等工作。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大脑发育不全的残疾人,曾连生活都难以自理。孙殿昊父亲说:“我的孩子自从来到这里,有了收入,有了保障,更有了尊严,我作为家长也放心了。”
独立折叠包装盒
“我们园内现有20余名残疾人投身于芦花鸡养殖工作。每个鸡舍均由农场与中科院以及海洋大学通力合作研发,拥有全国独树一帜的专利技术。其流程简洁明快、管理整齐划一,残疾人能够独当一面照顾鸡舍,开展科学养殖。”招远市辛庄镇“如康家园”负责人李浩介绍道。
辛庄镇“如康家园”负责人李浩(白衣)
大多数残疾人也希望自己跟健全人一样,通过劳动改善自己的生活,获得家人以及社会的认可,实现个人价值。为托起残疾人的“就业梦”,打开就业之门,除了家禽饲养,“如康家园”还设有捡鸡蛋、洗蛋、包装鸡蛋、农场种植、线上直播带货等琳琅满目的就业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安排适合的岗位,按照时间划分工作区间,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如康家园”还将为残障人士提供专门设计的工作环境和辅助设备,确保他们能够高效、安全地工作。除鸡蛋运输发货外,其余所有工作均由残疾人独立完成。
搬运鸡蛋
如今在这里,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平均工资为550元/月,收入最高的可达1900元/月。
激发动力!“我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我也能贡献一份力量”,这句话在辛庄镇“如康家园”的每一个角落回响,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宣言,更是每一位成员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渴望与行动。这里,没有旁观者,只有并肩前行的伙伴;没有同情与怜悯,只有尊重与鼓励。
刘英海,因意外致残,大家都喊他大海,曾是“如康家园”里最不起眼的一员。初来乍到时,他常常沉默寡言,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与无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被这里积极向上的氛围所感染。现在大海的眼中总会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也是对“我也能贡献一份力量”最生动的诠释。
还有更多像孙殿昊、刘英海这样的故事,在“如康家园”不断上演。“如康家园”不仅仅是一个为残疾人提供帮助的场所,它更像是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大家庭,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潜能,共同书写着自强不息的篇章。在这里,每个人都相信:“我也能贡献一份力量。”这份力量虽小,但汇聚起来,足以照亮彼此的前行之路。
机器自动化
心有阳光,一路芬芳。招远市辛庄镇“如康家园”的爱心之举,不仅点亮了残疾人的希望之光,更展示出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社会图景。展望未来,“如康家园”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关爱残疾”的理念,持续深耕并革新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模式与路径,用实际行动播撒希望的种子,为众多残疾人开辟出一条条通往自立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