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纪事(14) | 一只茂盛百年的水煎包
··
【作者按】2023年,是我到东营工作的第五年。翻开采访本,林林总总写下了不少随手札记,有风物,有文化,也有故事。之所以感兴趣,多闻所未闻或闻所未见。住下来,以深度融入的方式,用心游历这座独具特色的小城,如非工作原因,机会实属难得,这些文字也就更显珍贵。但我愿与人分享,故推出个人专栏《黄河口纪事》,为您呈现外地人视角下耳目一新的东营,记者视角下新闻背后的东营。
黄河口纪事(14) | 一只茂盛百年的水煎包
马宝涛
利津不大,县城只有几万人口,地方名吃却不少,盐窝全羊汤、黄河故道鲜鱼汤、北岭丸子等享誉四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利津水煎包”,这项荣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吃,创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百年老店“茂盛馆”是其正宗制作技艺的传承地。
茂盛馆位于凤凰大道,是一座独立的二层建筑,红瓦、青砖、飞檐、明柱,一派古朴气息。走进馆内,右侧的铜塑还原了水煎包被清朝人追捧的场景,只见挂着马灯的门前大锅里,金黄的水煎包整齐排列,一旁矮桌前的食客,长辫、毡帽、对襟大袄,已经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墙上,则挂着古色古香的手工绘图,讲述着一只水煎包茂盛百年的故事。
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利津县城和各大集镇,就有很多制作水煎包的铺户,以盐窝镇尚家村最为出名。到了1916年,县城西街的卖水户刘明远、刘凤刚父子,将盐窝镇的水煎包师傅尚乐安请到了县城,办起了水煎包专营小店——茂盛馆。之后,经过不断改进,他们制作的水煎包形成了独特风格,外表呈金黄色,酥而不硬,馅多皮薄,香而不腻,老少皆宜。
“早先的煎包是死面的,和如今的锅贴、煎饺没有很大区别。一次偶然,我老姥爷在开店的时候,不小心把加了面汤的水浇到了锅里,开锅一看,没想到包子连成一片,色泽金黄,好看又好吃,这便是水煎包的由来。”利津水煎包第四代传承人王强娓娓道来,他说,经过不断改良制作工艺,他家祖上做出的水煎包色香味俱佳,很快扬名利津,以至于当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广为流传:刘凤岗开了张,别处的水煎包不吃香。
走进茂盛馆后厨,一阵油煎气息扑面而来。原始的农家灶台立在墙角,灶膛里的松木火势正旺,噼啪作响,也许正是因此,包子中便自带了草木的香气。手脚麻利的师傅将新鲜时令蔬菜细细切碎,拌馅、和面、擀皮……一道道工序渐次展开。
利津水煎包与其他面食不同,馅料分成荤素两波,韭菜肉、白菜肉最受欢迎,切好的蔬菜不添加油、盐,水煎包的“灵魂”全来自腌制的肉馅。王强说,他们的肉馅不用十三香等香料调味,全部用大骨头、老母鸡、肉皮加进中草药熬制入味,再拌进肉馅里。而这样的做法,也是茂盛馆百年传下的老手艺,就连最普通的面粉也不用泡打粉,全部用“老面”发酵。
不仅如此,制作包子的手法也与众不同,他们讲究“包子无褶、两波馅”,先挖一勺菜馅放到面皮里,此时师傅虎口收缩面皮微胀,再来一勺纯肉馅填进包子皮里,用手一撮,一个圆柱形的水煎包就包好了,摆在案板上,像一顶顶小型的厨师帽。
与我们平日所见蒸包子的锅不同,利津水煎包使用的是平底锅。此时,锅底刷油,水煎包口朝下搁置,先煎至微黄。随后,灌入面水淹至水煎包顶端,只听“滋啦”一声,水油相遇便有了奇妙的反应。待汤汁收尽之后,揭起锅盖,以细嘴油壶绕水煎包根底注入豆油,以油煎至起焦壳止。大约十五分钟时间,一面焦脆、两面嫩软的水煎包便新鲜出炉。色泽金黄的包子连成一片,装进盘子直接上桌,食客需要动手掰开或用筷子夹断包子之间的疙渣,咬一口,皮薄馅多,疙渣清脆,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如今的茂盛馆已经开起连锁店,也不再只卖包子,但水煎包是其招牌美食。放眼利津,甚至东营全市,水煎包从难登大雅之堂的农家餐桌,走向城市的餐馆和酒店,街头巷尾有着无数经营店铺、摊点。一张案板,一个灶台,几样蔬菜,现场烙制,简简单单的营生,滋养了一代代手艺人的日子,也滋养了无数东营人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