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山东高水平创新牵引高质量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十分关心、寄予厚望,赋予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为山东阔步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山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潮起海岱 大省担当|走在前 开新局 稳扎稳打有干头”重磅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山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实落地的生动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凝聚磅礴奋进力量。今天推出第三组《向“新”而行,高水平创新牵引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高水平创新牵引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记者 付玉婷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始终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一组数据展示出山东科技创新的鲜明“气质”:省委、省政府连续四年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已超过14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1.3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5.3%,高出全国25个百分点;聚焦重点产业精准布局11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统筹实施23个省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在超算互联、画质芯片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唯创新者能先行,唯奋斗者能致远。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持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新山东阔步前行!
竞逐
企业站上科技创新“C”位
“看”得清是自动驾驶从概念走向现实的第一步,相比可见光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红外热成像具有夜视能力,受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影响也更小,可谓是自动驾驶的“鹰眼”。烟台就有这样一家“鹰眼”制造商:继2021年以全球首款产品填补国际高端红外热成像领域空白,2023年9月,睿创微纳又发布了8微米像元VGA(640×512)面阵红外热成像模组产品,系列产品正式产业化。去年底,睿创微纳拿下吉利汽车等的定点项目。“除了自动驾驶,这一技术还能在医疗防疫、泛安防等领域衍生出无数应用场景。”睿创微纳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2009年,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国内还十分冷门的情况下,睿创微纳就选定了这一研发方向,如今新产品不断问世,企业也驶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要怎样的创新,企业看得最清楚,抢占竞争制高点,需要无数像睿创微纳这样具备“金刚钻”的科技创新生力军。2023年,山东95%的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由企业牵头。瞄准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堵点、难点,山东完善多元支持体系,引导企业强化创新决策和科研投入,一大批企业依托创新打开发展新局面。
过去一年来医药板块成为华鲁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8个创新药进入研发管线,两个创新药进入Ⅱ期临床,三个创新药进入Ⅰ期临床……目前华鲁有21个医药新品成功上市,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超5亿元。”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军透露。
国企是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坚持问题导向,山东以制度创新带动国有企业科创生态变革,出台一系列实招、硬招,加大科技创新考核激励力度,包括对国有企业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团队工资总额实行单列、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等。2023年,省属企业研发投入达473.3亿元,同比增长14.3%, 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
领军企业分享产品使用方向和技术合作需求,与“专精特新”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配套合作——山东以融链固链模式让领军企业与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相互碰撞。2023年,山东省级举办产业链产学研对接和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活动6场,发布企业需求446项、新技术新产品323项。在此过程中,“企业研发后补助”、大型仪器设备共用共享等各项惠企政策同步推进落实,“好苗子”加速成长起来,去年山东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5万家、同比增长近30%,总量居全国第三。
扩容
创新“朋友圈”越做越大
智慧家居,如何更懂你?走进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展厅,各式高端芯片能从源头上回答这个问题。这一由海尔集团牵头、联合生态伙伴共同打造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致力于攻坚家电芯片核心算法,目前在高频PFC、压机驱动、风机驱动等方面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平台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铺设一条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速路’,有了它,从芯片的设计、制造、封测到应用,上下游可以更好地联通起来。”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桂志辉介绍,创新中心联合顶级科研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围绕芯片测评、智能模组、场景创新、安全可信、标准专利等,已形成6大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国近200家企业提供服务,“现在许多家电、芯片企业都会把芯片送到创新中心家电芯片检测实验室平台做检测,在前端就排除风险”。
科技创新尤其是重大原创性、引领性创新,离不开攻关、制造、应用等全链条突围,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能很好地起到整合资源、加速赋能的作用。2023年,山东加快重塑基础研究平台,快速布局产业创新平台,全年新获批1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21家;新布局21家省技术创新中心,总数达到156家。这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平台,带动山东在超算互联、植物基因编辑等赛道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工业母机、碳纤维、合成橡胶等领域实现突破。
去年9月,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在青岛启动建设,聚焦海洋特色板块,产权交易、高校科技园、技术转移等多方签约共建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体系,为海洋领域创新要素自由流通探路。以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提供优质技术供给的同时,山东正加快构建科技大市场体系,帮助前沿技术更顺畅地导入产业发展。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通畅的问题,山东与沿黄省区联动,共同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场化运作、实体化运行的山东科技大市场。”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介绍,科技大市场将覆盖重点产业链,为技术找场景、为成果找市场,带动科技成果落地、先进技术“变现”。目前,相关平台已与96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协同入驻合作基金和评估、咨询机构150多家。
改革
以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活力
2月2日,潍柴集团举行2024年度科技创新奖励大会,董事长谭旭光透露,全集团将迅速掀起一场AI大革命,未来研发投入30%以上用于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数据显示,近两年,潍柴累计研发投入170多亿元。
当前,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型研发手段和工具持续改变技术研发与组织模式,微观主体不断寻求科技创新“新解法”。这对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以来,山东围绕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探索新打法、新路径,大力推进30项改革任务,取得58项标志成果,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幅提升。
人才评价一直被称为科研创新活动的“指挥棒”,今年1月山东正式启动全国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在国家改革试点方案的总体框架下,进一步明确四大类人才的试点任务和成果形式。比如,对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攻关任务类人才,重点评价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等情况,对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务并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在考核评价上加大倾斜力度。“改革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作为根本落脚点,通过改革,要基本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孙海生说。
产学研融合中时常存在资源有限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人才、资金、信息等错配,去年以来,山东工信、教育、科技部门建立产学研融合对接机制,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资源要素对接等方面深化协作。“尤其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三部门会组织专门力量对技术需求进行集中研究,对技术研发可行性及企业前期工作基础展开认真评估,然后有重点地向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推介,这有助于形成定向定制解决方案。”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毕壹介绍。
科技企业的“本领”若是能变为“本钱”,就能较好地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去年山东上线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大数据评价模型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评级增信并智能匹配金融服务,4600余家企业获得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超270亿元,同比增长47.16%。在全国科技金融工作推进会议上,山东作为科技部唯一推荐省份作了典型发言。
不舍昼夜、一往无前,锚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全面开启科技强省建设新征程”的奋斗目标,山东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更多山东力量。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