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休假”,智慧监管“在岗” 德州市建筑工地智慧监管筑牢春节假期安全屏障

··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李升江 刘鹏飞 德州报道

  春节期间,德州市各建筑工地全面进入“休假”模式,但安全生产管理一直“在岗”。借助物联网、AI视频监控、智能监测等智慧化手段,围绕德州市智慧监管一体化服务平台,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构建起“人防+技防”的全天候监管体系,确保停工工地安全、环保、设备状态“全程可控”,为节日安全保驾护航。

  科技赋能,实现24小时“云值守”

  走进德州市智慧监管一体化服务平台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340余个停工工地的监测数据:视频图像清晰流畅,扬尘PM10数值曲线简单明了,塔吊倾斜度无异常、围挡周边无人员入侵……“通过部署在工地的3700多个高清摄像头、2500多个智能传感器和400多个扬尘监测仪,我们能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并联动处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

  春节期间,德州市智慧工地创新应用三大技术场景:

  环境风险一网监测:扬尘监测仪实时追踪扬尘、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数据超标自动触发喷淋降尘设备,有效降低扬尘指标。

  设备安全双重防护:塔吊、脚手架、深基坑等关键设备加装智能监测报警装置,配合制高点高清全景摄像头自动拍摄高空画面,精准识别安全隐患。

  防盗防火智能预警:AI摄像头监测工地易燃区域,电子围栏与振动传感器联动报警,防止建材盗窃或火灾事故。

  闭环管理,实现问题隐患“秒级响应”

  “叮!”1月31日(大年初三),某停工工地施工升降机发出预警,市监管平台显示施工升降机通电,轿门被打开,市指挥中心值班人员立即调取视频确认,发现一名人员进入升降机。同时该预警信息第一时间被发送到该工地现场负责人和安全员,该工地立即派人抵达现场核查处理。这一高效响应得益于德州市建立的“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

  春节期间,全市推行三项管理举措:

  停工复工,平台办理。所有在建工程春节停工,春节停工前,在组织全面自查、消除安全隐患、扬尘管控达标的基础上,在平台申请停工,节后检查符合复工条件后,方可恢复正常施工。

  值班带班,项目巡查。智慧监管平台24小时轮班盯守,施工现场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带班制度,定期开展巡查检查,保证通讯畅通,确保出现险情及时处理上报。

  隐患整改,线上留痕。通过“智慧工地”手机APP,巡查记录、整改指令、验收结果全程电子化存档,责任可追溯。

  成效显著,推动工地安全“防未病”

  据统计,春节假期期间,德州市建设工程智慧监管平台累计发出环境预警89次、设备异常报警15次,拦截非法闯入事件5起,隐患整改率100%,实现全市工地平稳安全“过大年”。

  “过去靠人工巡查,一天最多跑五六个工地,现在通过智慧平台,全公司所有工地状态一目了然。”某建筑公司安全总监感慨道。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数字孪生、5G等技术应用,强化人防向技防转变,推动建筑安全管理从“治已病”向“防未病”升级。

  

责编:武红鹏
审签:马宝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