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烟台两周年观察与思考②丨经略海洋篇: 弄潮儿向涛头立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亮 通讯员 朱先俊 张颖 烟台报道
■海工装备:一网箱,一集群,一路湛蓝之旅
■海洋渔业:一粒卵,一条鱼,一条全产业链
■自贸烟台:一片海,一座城,一方深蓝沃土
经略海洋,是国家对山东、对烟台寄予的厚望——“山东有条件把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大,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经略海洋,是国家和山东赋予自贸烟台的重大使命——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烟台片区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重点发展海洋智能制造基地。
经略海洋,是烟台最大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坐拥1038公里海岸线,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以及最美丽的海岛。海洋经济潜力无限,不靠海吃海,说不过去!
自贸海洋,由此成为烟台片区两年来的最蓝色成就、最金色招牌、最靓丽城市名片。
《自贸烟台两周年观察与思考》首篇我们呈现了自贸烟台陆上好风光,本篇我们把视野投向更广袤的海天,投向海上烟台,喜看自贸烟台生机勃勃的海洋图景。
——大海深处,国之重器各式海上平台,为海洋强国崛起提供海工装备保障。
——广袤海区,历经多年增殖放流,放鱼养水,鱼虾泼泼,重现盛景。
——几百平方米的超大网箱里,本地人爱吃的“黑鱼”“加吉鱼”“鲈鱼”等“海宝宝”们,住上了“大别墅”,仿野生环境,畅游其间。
——海岸线上,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保育与合理开发齐头并进。
——浅滩上、近海处,正宗的北欧三文鱼从鱼卵到成鱼来安家了,将直供市民餐桌和日韩料理店;越来越多野生品种实现人工养殖……
——原种场、实验室里,烟台地理标志产品刺参、烟台本土特产黄尾蝶等诸多新苗种培育实现重大突破,坚决打赢海洋水产种业翻身仗。
弄潮儿向涛头立,看不尽自贸烟台蓝色好风光!
海工装备:
一网箱,一集群,一路湛蓝之旅……
经略海洋,装备先行。烟台作为一个工业大市、海洋经济大市,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已积累了雄厚基础——
建设成为全国五大海洋建造基地之一、全国最大海上深水油气平台建造基地、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
创造了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世界第一艘30万桶圆形储油加工船、世界第一条半潜式游艇专用运输船等多个国内外第一。
烟台海工装备产业的雄厚基础,与国家和省赋予的烟台自贸片区功能定位紧密衔接。自贸烟台,借力已有的产业基础,踏上更高的蓝色平台。
今年6月,由经海公司承接的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首批网箱下水,总经理郭福元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网箱将被送到长岛最北部深海区,养上花鲈和黑鮶,就是咱胶东人最爱吃的鲈鱼和黑老婆鱼……”
在五年前,老郭张口说的全是石油平台、海上开采那些高大上的油气行业术语,如今从海工大咖变身“卖鱼郎”。
老郭身份之变,折射出烟台海工装备的“油转渔”之路。自贸片区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推进以“海工+”为特色的差异化探索,助力海工装备产业从浅海走向深蓝。
——“海工+牧场”。围绕破解近海养殖空间和环境容量瓶颈制约,引导中集来福士等高端海工装备企业发挥技术优势,设计建造近海海洋牧场系列平台,建成首批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引领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开辟海水养殖新疆域。
——“海工+渔服”。围绕破解传统渔民年龄普遍偏大、难以适应新装备新技术操作要求这一难题,烟台自贸片区率先引入“现代渔服”理念,通过企校合作、设立“现代渔服公司”等方式,开展专业课程,定向培养现代渔民,催生现代海洋新职业。
——“海工+文旅”。提出“美学城市、颜值经济、艺术海岸、网红文旅”目标,建设“海市蜃楼·烟台八角湾海上艺术城”,探索海工装备保税再制造、涉外服务、国际艺术品展示以及韩资旅行社领域等创新实践,打造成为独树一帜的爆款IP,擦亮烟台自贸片区海洋文化旅游名片。
海洋渔业:
一粒卵,一条鱼,一条全产业链……
粮食种子安全,关于民生饭碗,关乎社稷安危。水产品种子安全,同等重要。烟台自贸片区成立两年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海洋种业重镇。目前聚集了安源种业、宗哲海洋等5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在全国县域范围内密集度最高。
水产品种业和粮食种业一样,面临如何保护一代种子知识产权的问题。再好的苗种,到了二代三代,如果无法保护原创研发者的权益,肯定不利于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海参龙头企业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谁来保护创新源头机构和人员科研积极性和权益?烟台自贸片区建成全国首家海洋知识产权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海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针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水产新品种知识产权”类型、水产新品种缺乏直接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烟台自贸片区在全国首个探索推动“水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通过增设苗种繁育许可准入条件、嵌入合同保护条款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闭环路径,有效激励和保护了水产新品种源头创新。
烟台自贸片区秉持“发展养殖,种业先行”的思路,以海洋原良种培育为基础,构建出从一粒“鱼卵”到一条“鱼”,到延伸为一条“产业链”,再到产业“生态圈”,串联起整个海洋产业体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烟台自贸片区的一家海水养殖科技企业国信东方,公司副总经理韩厚伟说,他们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大西洋鲑鱼(三文鱼)从鱼卵到成品鱼养殖企业。他们采用“引进中转+陆海接力”创新模式,从挪威、冰岛等国进口鱼卵,以最快捷最高效的方式完成苗种从入境到入厂、从入池到入箱的多次中转业务,打通“鱼卵引进隔离—孵化育苗—入海驯化—海水养成—成鱼加工—销售流通”完整产业技术体系,让烟台及周边地区消费者吃上更生鲜的正宗三文鱼。
鲜美烟台,海货最鲜。为促进出口贸易,烟台自贸片区联合烟台海关创新推出鲜活水生动植物进出口检验检疫“分类管控”模式,针对鲜活水生动物出口容易损耗,出口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的特点,优化检验检疫流程,将原本需要1周左右的检疫时间最大程度缩短至几小时,大大提高了通关水产苗种的成活率和竞争力。自2020年以来,烟台自贸片区累计向日韩出口鲜活水产品4300多吨,包括河豚、章鱼、鲈鱼苗、海湾贝等8个品种。
在水产品安全监管方面,烟台自贸片区以其地理标志产品——海参为蓝本,率先将区块链技术与食用水产品合格证试点相衔接,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参质量追溯系统”,打造出全国首个“链上合格证”管理云,实现真实背景下的“产购销”全供应链可透视。外地消费者可以按图索骥,了解海产品质量,有效减少消费者顾虑,提升了烟台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自贸烟台:
一片海,一座城,一方深蓝沃土……
八角湾畔,自贸潮涌,激荡着这座城对这片海的无限深情。
烟台海域面积大、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海洋经济是烟台自贸片区的重要特色之一。从要素聚集到彰显特色,自贸区建设为海上烟台持续注入蓝色动能。
——抓好平台载体建设。烟台自贸片区内布局建设8.4万平方公里的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在全国率先构建“总部基地+孵化加速器+专业园区”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模式,规划海洋公共创新平台、蓝色种业创新示范区、国际科创社区、海洋文旅展示区、配套支撑服务区五大分区,大力吸引海洋高端装备、智能传感器、水下机器人、海洋大数据、智能制造、海洋高端食品、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人才、项目在平台上集聚。
目前,中俄海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国家卫星海洋技术应用中心山东中心、山东海工装备研究院已相继落户八角湾畔;全球首制超大型海上油田设施一体化建设、安装和拆解装备“蓝鲲号”项目,投资2.5亿美元的挪威三文鱼海洋牧场、1.3亿美元的10万吨海水淡化等项目陆续落地,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银行保险业来护航。围绕现代深远海智能网箱前期投入高、风险大、贷款难等难题,烟台自贸片区创新推出“一证一险”信贷模式,破解海洋牧场融资难题。“一证”,即通过制定全国首个建造技术规范,建立了智能网箱等渔业装备所有权登记颁证机制,赋予其合法身份,使其成为可抵押物。“一险”,即创新推动恒丰银行报批成立全国首个海洋产业特色支行,引导创新海洋牧场保险产品,“政银保”协同发力,在海洋牧场领域率先建立贷前、贷中和贷后“闭环管理”联动机制,破解融资难题。目前已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3.9亿元。
——人才与高校同发力。引进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首位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烟台大学来此建设科教园区,海洋学院等院所将西进落户。烟台自贸片区加快产教融合步伐,创立“企校双师”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双聘制”,科研人员可以不同身份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合理流动,实现校企“智力共享”。设立每年1000万元校企合作基金,选派优质师资挂职“企业科技副总”,将企业“卡脖子”难题转化为学术研究和科研攻关“课题”;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打造科研转化、产业投资服务平台,加速推动将更多学术成果转化为产业驱动力。
——荣誉喜讯捷报频传。7月6日,商务部公布了全国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评选结果,仅有18个省份自贸试验区的18个创新案例入选。烟台自贸片区的“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成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制度创新。这份荣誉是对烟台自贸片区深耕海洋的最高褒奖,也鼓舞着烟台自贸片区敢立改革潮头,输送更多的“烟台经验”,提供更好的“烟台方案”。
海洋,广阔深邃;创新,一步不停。一项项改革举措、创新案例相继出台,一个个高端科研院所、创新中心争相落户,一处处重大项目、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展现出烟台自贸片区在更高层次上经略海洋的勃勃生机。
向海图强,“捞金”深海,烟台自贸片区正鼓满风帆,挺进更深的蓝!
请继续关注大众网·海报新闻特别报道《自贸烟台两周年观察与思考》,下期将聚焦自贸烟台的另一发展重点和特色功能:一衣带水,日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