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里话丰年④寿光:“无土栽培”鼓起农民“钱袋子”,万亩荒滩变绿洲

··

  编者按:“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潍坊北部地区有226万亩盐碱地,约占全省的1/4,革命战争年代曾是胶东地区通往延安的“红色交通线”,被誉为“渤海走廊”。近年来,“渤海走廊”盐碱地通过综合治理焕发生机,变成了粮仓、牧场、花园……成为国际性样板。

  丰收节来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沿着先烈的足迹,徒步昌邑、寒亭、滨海、寿光四地,深入田间地头,追寻当地红色基因传承的密码,挖掘昔日盐碱地变身今日“聚宝盆”背后的故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沈广安 孙永莲 郝玉帅 代传仁 王辉 寿光报道

  昔日的盐碱荒地,如今建起排排大棚,种出品质好、产量高、口感佳的西红柿,或是长成一望无际的林海湿地,村民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在家就能实现年收入几十万元,这不是故事,而是真真实实发生在寿光北部的事情。

  9月25日,徒步“渤海走廊”——盐碱地里话丰年系列采访来到潍坊寿光市,在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南木桥村村民家的蔬菜大棚里,无土栽培的西红柿即将成熟,一颗颗拳头大的果子挂在藤蔓上,三个一团两个一簇,挤在一起,长势喜人。村党支部书记马庆祥告诉记者,村里从2000年开始种植大棚,目前一共有219个,基本户均一个,全部种植西红柿。

  在南木桥村北部的北木桥村,村民杨文军家中的大棚里也种植着成片的西红柿,因为种的较晚,目前果子还不明显,一名工人正在打理。在北木桥村,像这样的大棚一共有96个,占地300多亩,种的基本全是西红柿。

  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位于寿光北部,这里的土地盐碱度极高,直接种植作物产量低收入少,在种植大棚之前,村民大多以种植耐盐碱的棉花为主。近年来,寿光市全面推进寿北开发,根据盐碱地特点大力发展无土栽培。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村民在大棚里挖出种植槽,铺上防渗膜,填上炉渣、沙子等作为基质,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这样既能阻断地下盐碱卤水入侵到作物生长层,又能节约用水、控制肥料用量,减少作物病害发生,种出的西红柿品质好、产量高,昔日只能种棉花的盐碱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土栽培是寿光在寿北盐碱地开发利用中因地制宜探索出的新路径,为全市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盐碱地农业亩产值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寿光模式”,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据介绍,村民种植棉花亩产值400元左右,改种大棚后亩产值达到6万元左右,提高了150倍,且在使用滴灌设备和电动卷帘机后,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北木桥村党支部委员刘永生告诉记者,村民种植的西红柿大棚,亩产能达到11000斤,一年结2茬,一亩地一年能产20000多斤,有固定销路,村民收入非常可观。

  目前,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已建成南木桥、北木桥、卧铺、寇家坞等4个高品质园区,无土栽培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寿光北部这片盐碱地上,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村庄里的产业大棚和瓜菜飘香,更是一片片枝繁叶茂、湿地纵横、到处充满鸟语花香的林海。走在林海生态博览园里,犹如漫步在江南水乡,头上是虫鸣鸟叫,左右是湖水斑斓,这里不仅有树有水,还有莲藕、大闸蟹、野禽飞鸟等多种生物样态,美不胜收。

  这里也曾是一片“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盐碱荒地,前身是始建于1959年的寿光国有机械林场,最初是一片退海地,土壤表层含盐量10‰,地下含盐量更高,几乎寸草不生,树木很难长高。1984年,21岁的尹国良放弃舒适的工作来到这里,开始带领林场全体员工“战天斗地”,向这片重度盐碱地要效益。经过38年的努力,硬是把光秃秃的荒滩变成了水草丰美的“宝地”。林海建成后,他们又以林为依托探索了水资源多层次利用、林盐结合、上林下藕、鱼荷混养等循环发展模式,蹚出了一条苗木繁育、碱地农业、循环养殖、生态旅游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之路,为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树立了样板。

  如今的林海园区有荷塘、淡水鱼池、各类植被,是国家4A级景区,获得多项国字号殊荣,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景观旅游收入达400余万元,既打造了盐碱地生态保护样板,又带动了当地致富。

  无论是无土栽培的蔬菜大棚,还是生态多样性发展的湿地林海,都是寿光人民几十年勤劳智慧的结晶,他们不惧困难、真拼实干,在盐碱地上创造了丰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盐碱地也能变“绿洲”。

责编:焦 雪
审签:刘贝贝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