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焦点·海报时评丨办好民生“关键事”很关键
··
海报新闻评论员 李士环
阳春三月,春风拂动,处处是欣欣向荣的生命力。此时,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备受瞩目,一个个“两会好声音”激荡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憧憬。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有一些民生的“关键事”格外引人注目。
报告中提到:“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
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每一件,既是老百姓的寻常生活,又是人们感受时代变化最直观的地方,这些事情办得怎么样,直接关乎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拿医疗来说,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不断提高,医保药品目录逐步丰富,异地就医结算不断推进,分级诊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人们在家门口即可就医。老百姓看病方便了,价格实惠了,有了托底的力量,心里就有了满满的安全感。
一件件民生小事,对于老百姓来说,往往算得上“天大的事儿”,如何把这些紧要事、要紧事办好、办到老百姓心里去,极考验政府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高度重视稳就业”“强化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等表述让我们看到了久久为功的坚持,读懂了想方设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努力,更感受到了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的为民情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关键事”做好,是一个关键的大事。如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革,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许多民生大难题已成为过去式。但有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精细化处理,问题越细微,往往更需要多动脑筋、耐住性子、下深功夫。如何在发展中解决新问题,以发展思维看待补齐民生短板问题,是对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如何更好惠民生、暖民心?在2024年的春天里,政府工作报告给了我们更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