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播报丨假期首日迎来出行高峰,多部门加强旅客服务保障
··
假期首日迎来出行高峰,多部门加强旅客服务保障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王聿昊、叶昊鸣)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全国迎来探亲、旅游出行高峰。针对假期出行量大、客流集中等特点,多部门正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运力投放,做好服务保障,并提示广大旅客合理选择目的地、出行方式和时间,安全顺畅出行。
据交通运输部预测,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包括营业性客运量、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小客车出行量)将达20.5亿人次。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流量预计将达6600万辆次,或将突破历史最高值。
目前,交通运输部门正加强客流需求研判,完善运输组织方案,强化客运枢纽、重点旅游景区等区域运力投放,强化城乡客运线路和铁路列车、民航班机、水路客运航线衔接,全力满足群众假期出行需求。同时,将及时发布客流信息,加强出行引导。
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铁路部门正最大限度挖掘运输潜力,加大热门方向和重点区间运力投放。从车票预售情况来看,10月1日至4日,广州至南宁、上海至北京、西安至太原等方向车票相对充足。暂未买到车票的乘客,可选择错峰出行或通过候补、中转换乘等方式购票,并及时关注各地增开列车信息,第一时间购票。
各大航空公司通过加密航班频次、更换大机型等,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在增加运力的同时,民航局将持续督促航空公司、机场等单位不断优化保障流程,为旅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并做好不正常航班信息告知、客票退改签等服务,提升客服电话接通率,及时回应旅客诉求。
如何在假期出行更加安全顺畅?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建议广大旅客提前做好出行规划,合理选择目的地、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乘车时选择正规客运车辆,并全程系好安全带。自驾的朋友还要密切留意沿途天气情况,关注出行动态信息。
铁路部门提醒,假期期间车站客流量大,且不同车站停止检票时间有差异,旅客应提前准备好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预留充足时间进站乘车。注意广播提示,看管好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并在下车前留意检查,避免遗漏。
民航局相关负责人提示,乘机旅客应提前了解航空公司的行李政策和禁限带物品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尽早抵达机场办理乘机手续。留意航班变化信息,通过航空公司官方渠道办理退票改签等手续。
今天全国铁路将迎来中秋国庆假期客流最高峰
从9月27日全国铁路启动中秋国庆假期运输以来,每天乘火车出行的人数都处于高位。昨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618万人次。
今天是中秋国庆假期第一天,正赶上传统佳节中秋节,根据售票情况预测,今天乘火车出行的旅客将达2020万人次,是这个假期客流的最高峰。今天全国铁路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2508列,其中加开就达到1841列。
这么多人出行,有长途跨区域旅行,也有中短途城市旅行。从区域上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都是出行热门地。
今天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64万人,其中北京地区就有80.6万人,铁路部门在石家庄、济南、青岛、郑州、太原、武汉、西安、兰州等热门地区加大运力投放。长三角铁路今天预计发送旅客35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幅超六成。为了保障大客流出行,增加了440列旅客列车,包括上海至郑州、西安、武汉、长沙、南昌、武汉等。
随着大家出行热情高涨,不少地方和车站今天的客流将创历史新高。武汉局集团公司预计发送旅客100万人次,创历史纪录。今天在汉十高铁、汉宜铁路等线路和去往广深、北京、成渝等热门方向加开列车199列。今天西安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5万人次,单日发送量有望破历史纪录。国铁南宁局今天预计发送旅客75万人次,也将是历史最高。除了南宁、北海、桂林这些城市间的出行很受欢迎,跨省线路需求也非常旺盛,铁路部门充分利用新开通的贵南高铁等线路,让去往贵州、川渝方向的旅客更便捷。
近日新开通的福厦高铁、沪宁沿江高铁、广汕高铁都遇上假期首秀,不仅为大家出行提供了新选择,也会带来新体验。
假期出游大家关注啥?如何避开交通拥堵?看大数据的分析→
从今天(29日)起,我们开始了连续8天的中秋国庆假期。移动大数据平台为我们分析了这个假期出游消费热点在哪里。
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对搜索内容进行文本处理,提取出节前一周的搜索热词,其中“亚运会”“月饼”和“音乐节”等成为关注热点,体现出传统节日与体育赛事等多元文化的融合。对各地赏月话题活跃度的分析发现,各赏月景区热度指数前五名的分别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杭州西湖、江西庐山、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安徽黄山。中国移动通过信令大数据对人群流动趋势预测的结果显示,热门出行目的地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西安、苏州、南京、重庆。
中国移动大数据中心副总经理 陶涛:旅游度假以及探亲访友这些需求非常旺盛,同时加上杭州亚运会,我们预计9月29日到10月2日,这期间我们的旅游将达到峰值。预计在假期第一天,会达到一个小的高潮。
全国高速公路网出行流量强劲增长
假期出行,大家都如何避开交通拥堵?我们来看看交通的大数据平台给我们提供哪些信息和建议。
来自交通大数据平台的分析显示,探亲流和旅游流交织叠加将导致假期全国高速公路网出行流量强劲增长。预计“十一”期间全国高速公路网通行车辆将达4.56亿辆,日均超过5700万辆,同比2022年增长46%。其中,自驾出行(小客车)流量猛增,预计将飙升至4.06亿辆,日均超过5080万辆,占路网总流量近九成,同比2022年增长52%。
交通运输部行业研发中心大数据首席科学家 郭胜敏:(9月)29日全天的流量也将突破历史最高值。那么往后的10月2日到4日,我们预计流量主要集中在15时到18时。受亚运会因素的影响,十一假期期间整个杭州的流量会比较明显的增长。
交通大数据平台的假期出行研判报告提示:“十一”期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预计将承载较大的假期出行压力。其中,G4京港澳高速芙蓉立交一五点梅立交段、G1522常台高速董浜南枢纽一董浜枢纽段、G4202成都绕城高速接待寺立交桥一府河大桥段、G6京藏高速公路邓庄桥一八达岭隧道段等为各地区假日期间易发生拥堵路段,提醒大家在自驾出行前提前规划线路。
—————————————————
连续八天的假期,全国迎来旅游旺季。多地节日气氛浓烈,多种精彩活动已经上演。
多地花团锦簇 红旗飘飘迎佳节
在云南昆明的各大公园、城市主干道,大型立体花坛,纷纷亮相。宁夏银川市的街道两旁,各类立体绿雕造型,200多万盆各色花卉,把城市点缀得多姿多彩。而在黑龙江哈尔滨、山西太原的街道上,一面面国旗,成为靓丽的风景。甘肃兰州黄河大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两侧,都悬挂了国旗,游客纷纷拿出手机与国旗合影。
赏月游 亲子游 民俗游火热
节日临近,赏月游、赏秋游、民俗游等主题成为人们的主要选择。在上海豫园,以圆月、花朵造型,结合多彩的灯光效果,打造的秋月古风浪漫场景,吸引游客共享中国文化之美。在以金稻秋颂命名的互动场景里,年轻的国风舞者欢歌飞扬。巨型走马灯上,刻画着嫦娥奔月、貂蝉拜月、月下独酌等传统民俗故事。
长线游火爆 “反向”旅游升温
旅游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个假期,新疆、西藏、云南等以长线游为主的产品热度同比涨幅均超过300%,新疆喀纳斯、云南大理、丽江,江西婺源、湖北恩施等地的旅游产品,早早就被预订一空。 今年假期长线游小团化的特点明显,热门城市热度不减,鹤岗、延吉等小众地点也在升温。反向旅游,避开客流高峰,正成为新现象。
“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风尚
今年以来,演出行业出现报复性增长,消费者观演热情持续高涨,“跟着演出去旅行”,也将成为今年假期旅游的新特点。(央视新闻)
—————————————————
双节将至大客流如何迎?铁路公路民航等部门这样做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29日就正式开始了。从29日下午开始,全国铁路、公路、民航陆续迎来出行小高峰。这个假期,旅游流和探亲流叠加,长途和中短途出行交织,路况怎么样呢?服务能跟得上吗?一起来看。
铁路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增运力保服务
铁路方面,2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550万人次,加开旅客列车1776列。武汉、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青岛等旅游城市成为出行热点地区,铁路部门通过开行夜间高铁、动车组重联运行等方式,增加运力,并加大与景区等热点区域的接驳力量。
公路流量峰值预计出现在29日中午
公路方面,根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发布的报告,中秋国庆全国路网运行将呈现三大特征,第一是行程长,跨省长距离出行明显增加。第二峰值高,流量峰值预计出现在9月29日中午时分,将创历史新高。第三分布广,拥堵区域呈多点分布。从28日16时开始,各大中城市高速公路出城方向、城市机场高速公路等局部路段车流逐步增多,从28日19时左右达到峰值,并将持续到凌晨。据了解,多个重点高速服务区,今年增设了新能源充电桩。
航司加大运力 “赏月”航班成新体验
民航方面,预计假期日均运输旅客210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00%,比2019年增长10%。多家航空公司在热门航线上加开了航班、并更换载客量更大的宽体机。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均复航、增班了一批热门航线。首都机场还联合四川航空、成都双流机场开通了2条进藏通程航班。
中秋当天,以及其后3天都是赏月好时节,各航空公司在9月29日至10月2日19点至凌晨2点期间执飞的航线上,推出了赏月航班,旅客有机会在万米高空观赏更为清澈的一轮明月。
“小三通”客运航线迎台胞往返高峰
随着中秋节临近,“小三通”客运航线也迎来了台胞往返高峰。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四条“小三通”航线出入境客流量预计将超过2.5万人次,日均出入境客流量较9月相比,预计增长约10%。(央视新闻)
假期前五天,泰山夜间门票已卖完
近期,泰山旅游持续升温,清晨的山顶,上午的索道站、客运站,夜间的红门游览路安检处、十八盘等区域的瞬时客流量较大。目前,假期前五天(9月29日至10月3日)夜间时段的门票预约已满,请及早登录“泰山景区”微信公众号“微信购票”栏目实名预约其他时段的门票(包括持政策性优惠免票人员)。
史上热度最高的黄金周来了
据央视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布数据,截至9月24日,国庆黄金周火车票累计发售2.35亿张。其中,9月22日铁路售票量达到2695.2万张,创单日售票量历史新高。
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假期国内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4倍。
其中,杭州因为亚运会的举办,整体订单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倍;目的地为成都的“超级假期”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0倍;天津、武汉、郑州、苏州等城市预订量增速也较高,均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以上。
从众信旅游收客情况来看,截至目前,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态势依旧强势,已超过2019年同期200%。
另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平台上旅游消费订单(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也较2019年翻倍增长,餐饮堂食订座量则增长112%。
出行方面,航班管家预计,假期日均航班量超1.55万架次,较2019年同期提升5.2%,较2023年五一假期提升7.1%;铁路部门预计假期日均旅客座席能力较2019年同期将增长18.5%,仅9月13日至22日,铁路累计发售车票就已达1.99亿张;滴滴出行数据预测,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出行需求同比去年上涨近八成,预计北京、苏州、杭州、东莞、重庆等将是出行热门城市,相比节前涨幅接近200%;假期预计顺风车出行需求同比去年涨幅超150%,北京、广州、东莞等将是顺风车出行主要需求城市;假期租车订单预计相比节前涨幅将超30%,一线城市租车出发的订单多且涨幅大。
人从众!网友吐槽假期坐高铁动车像挤地铁
9月27日,广东广州。男子双节前坐动车坐出地铁的感觉。当事人张先生称这是一趟从广州南到湛江西的动车,一上车就很惊讶,因为车厢内有扶手,很多人站着,感觉像进了地铁。“车上虽然有点拥挤,但大家都很开心,因为可以回家了。”

高架太堵致乘客提前下车“百米冲刺”赶高铁
9月2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节前赶高铁的经历,称自己在节前一天为了赶高铁,不得不在高架上“百米冲刺”,“黄金周前一天早上六点的虹桥火车站和虹桥机场,完全堵死,前面人都下车奔跑,无奈赶时间我们也只能下车了。”该网友最后建议大家乘地铁出行。

有网友提前三天出行,仍然被堵路上
超长假期将至,全国迎来集中出行高峰。即便选择错峰出行,仍然没有躲过被“堵”的命运。
近日,有广东网友表示已经提前三天出行,结果仍然被堵在路上。网友忍不住调侃:这是预判了他人的预判?

高速开堵,网友称9小时没开出省
另据海客新闻报道,28日,出粤高速已开始堵车,航拍画面显示,乐广高速清远段车流量巨大,有网友表示自己从深圳开车回湖南娄底在广连高速上“9个小时没开出广东”。




-
1.2361亿千瓦!山东电网全网最高用电负荷今年度夏第五次创新高
·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正式报量:首次允许按厂牌报,影响有多大?
·
-
新闻1+1丨广东为何出现特大暴雨?居民安置如何?最新情况→
·
-
岳阳警方通报“一车辆撞进饮料店”:车辆意外失控,致2死2伤
·
-
北雨南热!北方新一轮降雨过程上线 江南华南桑拿天持续
·
-
782万元彩票大奖无人兑奖已“作废” 奖金汇入体彩公益金
·
-
新疆网红吊桥断裂致5死24伤,亲历者称桥右侧钢索突然断裂,该桥去年曾发生倾斜事故,承诺加强检修
·
-
新疆伊犁一景区内吊桥发生侧倾事故 国务院安委办派出联合工作组
·
-
奶茶店再现爆单:前方等待300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开抢,店员:有人凌晨就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