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3丨起诉老师剽窃的孟玉朋:当惯了年轻人,被“穿小鞋”就硬刚
··
编者按:
2023年将近尾声,回望过去这一年,很多人都在感慨生活的不易,感悟奋斗的收获。这一年,我们记录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聚焦热点事件中新闻人物的闪光时刻。此刻,那些感动你我的他们,正在忙些什么?12月15日起,海报新闻推出年终特别策划——“回望2023”系列热点人物回访报道,让新闻当事人再次与你相见,讲述热点事件过后发生的故事。
海报新闻记者 文露漪 武汉报道
今年对30岁的孟玉朋来说是难忘的,今年11月初,湖北省高院对“孟玉朋被大学母校及老师剽窃”一案作出终审判决:校方与该校教师叶某山构成共同侵权,校方及叶某山赔偿孟玉朋15万元。
官司的结果对孟玉朋来说既“重要”,又“没那么重要”。为了这个结果,他已经等待了两年,如今,15万元赔偿金已经打到了孟玉朋的账上,但他还是没有等到一个公开道歉。
“当惯了年轻人”
“这个事情对学校来说可能已经翻篇了,对我而言没那么快,”终审过去一个多月,孟玉朋仍在接受采访,“法院没有判校方、老师公开道歉,他们应该不会主动道歉。维权到现在,我已经无路可走了,只能配合媒体采访,让更多人知道。”
终审判决结果
孟玉朋和学校、老师的官司并没有瞒着家里人。在孟玉朋父母和姐姐看来,打官司不是天大的事情,即使是和母校,只要对方有错,打官司维权就是天经地义。“他们并不知道实际操作起来有多难,也没有劝我不要打,只是嘱咐我注意安全,再时不时问问进度。”孟玉朋说。
妻子也一直站在孟玉朋这边。妻子是孟玉朋的大学同学,在孟玉朋和学校、老师打官司后,曾有熟人找到妻子希望她“劝劝”孟玉朋,被她拒绝了,“胳膊肘不能往外拐。”
终审判决出来时,孟玉朋正在外骑行,他和妻子电话告知了结果,两人没太激动,更没有特意庆祝。比孟玉朋更激动的是身边的朋友和有相同被剽窃遭遇的人。
“孟玉朋案”的终审判决或许是国内第一起关于毕业论文著作权归属的判决,在该判决被报道后,有二三十个朋友联系孟玉朋询问,还有一位有同样经历的女生马上给孟玉朋的微博发了私信。她同样在2021年发现自己的作品被导师申请了专利,但至今没有找学校、导师。“我给她讲了打官司经历,也给她介绍了记者。这件事压在她心里挺久了,她和记者讲完,记者都快听抑郁了。”孟玉朋说。
湖北省高院对学生毕业论文著作权归属的解释
孟玉朋与这位女生不同,他也有过人生低谷,但从没陷入过情绪低谷。从山村孩子到公司老板,来自以教育出名的黄冈,孟玉朋一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生活心态很重要,做事情就好好做,人现在的困难都是为年轻时的选择买单。”
孟玉朋当惯了年轻人,和小时候指出老师课堂错误一样,他一直不会忽略错误、不公。大学时和同学去抓小偷、因为贫困生资助问题和辅导员“硬刚”。“我觉得所有事情都应该讲规矩,以前在大学看到不对的事情我就说出来,我成绩合格他们也不可能不让我毕业。后来自己开了公司,现在离职了,更没人给我穿小鞋了。”孟玉朋说。
开启下一段旅程
在孟玉朋看来,那些曾经的“穿小鞋”的经历,可能比不上骑行路上经过的漆黑隧道。
孟玉朋从大学开始爱上骑行,大三时,他花几十块钱买了辆二手自行车,和好友从武汉骑行到成都。
为了省钱,他们出发时从学校食堂买了十几个馒头当口粮。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智能导航,两人顺着大概方向边走边问。有一次两人骑到了重庆的一条隧道,隧道里没有照明,穹顶不停滴水,地上还有煤渣。孟玉朋开着手机手电筒顺着马路牙子往前走,路上还摔了几跤,“这是我人生中感觉最黑暗的时候。”到成都时,他们的自行车刹车都磨没了,轮胎也换了好几条。最后,孟玉朋把单车带回学校,又卖了20多元。
孟玉朋保养好单车,即将开始新的骑行
12月下旬,孟玉朋又将开始新一段的骑行,这次准备去南方,“哪座山没到过就去哪座。”在出发前,他还将参加一次医疗行业内的活动,听说大学时孟玉朋的学院院长郑某也将出席,妻子和他开玩笑:“不怕过去被打吗?”
“我才不怕尴尬,如果碰到院长还是会打招呼,不主动提剽窃的事,他们总不会赶我走吧。”孟玉朋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