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遇青岛 文明相伴!城阳学子“开学第一课”湿地研学共绘文明画卷
··
大众网记者 高霖 青岛报道
2月16日上午,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联合城阳区国城小学、荟城小学、景明学校,在国家首批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白沙河、墨水河入海口湿地开展“鸥遇青岛 文明相伴”开学第一课研学活动。百余名师生以湿地为课堂,通过生态巡护、观鸥科普、文明倡导等,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教育之旅。
活动伊始,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徐立强为学生们讲授“湿地与候鸟”主题课。徐立强会长介绍,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墨水河、白沙河入海口湿地成为西伯利亚海鸥来青的“第二食堂”。通过现场互动,他向同学们生动阐释了湿地的“地球之肾”功能及海鸥种类、迁徙习性,强调科学、文明观鸥,不随意投喂、不惊扰鸥群、不丢弃垃圾,爱护湿地生态环境。
学生们在志愿者带领下,仔细观察海鸥觅食的场景,进一步学习海鸥种类、习性等知识,并与海鸥友好互动。同时,他们也化身“小小志愿者”,向市民群众及游客朋友们宣传科学观鸥知识,倡导大家文明观鸥、文明旅游,共同维护湿地环境,为海鸥营造良好的生态家园。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开学第一课”研学实践活动将课堂搬到户外,让他们亲身参与,感受海鸥的灵动和湿地的自然之美,意义非凡。“通过这次研学实践,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今后,我将继续做文明观鸥的践行者,并把文明观鸥、文明旅游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参与活动的学生志愿者胡润卿表示。
白鸥舞动间,文明薪火传。这场融合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开学第一课,不仅为城阳学子播下了生态保护的种子,也以青春力量擦亮了青岛的城市文明名片。以研学实践为平台,城阳区联合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推动“鸥遇青岛 文明相伴”主题活动从寒假向开学季延伸,向中小学生群体拓展,在助力推高“追鸥逐浪”旅游热度的同时,也让文明旅游理念更加入脑入心,引领社会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