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菏泽 | 优服务破难题 打造乡村善治“梁堂模式”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奉国 通讯员 李越熙 定陶报道

  定陶区马集镇梁堂村现有人口703户、2080人,耕地4000亩,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67名。近年来,该村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推进农村改革,整村异地搬迁,规模流转土地,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善治“梁堂模式”,实现了由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的“蝶变”,乡村振兴“梁堂模式”,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打造梁堂村美丽宜居宜业村居

  科学决策破解难题 让乡村善治聚“人气”

  以实施新型小城镇建设和农村新型村庄建设“两新”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利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群众居住环境差的旧梁堂,迁建至人口规模适度集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公共设施配套完善、产村一体融合发展、群众宜居宜业的新梁堂,吸引更多人气聚集。坚持规划引领,进行集约规模化基础设施建设,新梁堂“水、电、气、暖、网”等一应俱全,绿化率达到45%,亮化率、美化率、硬化率均达到100%,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村庄周边300米内建有学校、医院、超市、污水处理站等服务设施,“15分钟村庄生活优质服务圈”基本形成。

  村庄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

  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让乡村善治生“德风”

  创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乡风文明新风尚,既塑形、也铸魂,提振了新梁堂精气神。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注重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的有效载体来抓,投资120万元,建成群众文化广场1座、综合服务中心1所、村庄中心公园1个,配备了30余套体育健身器材,进一步拓展了群众的活动空间,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以“爱我家乡、奉献定陶”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梁堂村通过建设道德讲堂,组建民声庄户剧团,每月集中开展1次送戏下乡、1次道德宣讲,引领乡村道德建设,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乡风家风民风基本形成。强化道德典型引领,注重发挥榜样在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培育,评选“五好家庭”“优秀共产党员”等模范22人,端正舆论导向,弘扬新风正气。

  梁堂村加强道德模范建设

  服务村民急难愁盼 让乡村善治产“温度”

  打造集党群联合、智慧管理、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物业管理、事件代办等综合性服务。大力建设平安乡村。整合警务办公室、中心监控室、网络化服务管理中心,通过人防与技防两道防线,矛盾纠纷调解率为100%,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村庄,依托“雪亮工程”建设,村内安装监控探头48个,实现监控无死角,大大提升了村民安全感。创新“党员楼长制”机制。选择组织责任心强、群众认可的党员担任“楼长”,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把为民服务触角延伸到楼道、覆盖到户,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提供多种生活服务,村内老人统一安装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系统,实现一键呼叫“有求必应”,提供村庄居家养老“医养”一体化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建设10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大楼,设有农家书屋、青年之家等功能室,实现村民“娱乐、购物、看病、学习、读书、调解、办事”七不出村,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村民需求。

  180亩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区

  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让乡村善治有“主力”

  梁堂村党支部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强化基层阵地建设、培育人员队伍素质、壮大村集体经济,基层党组织全面加强。“头雁”示范引领,开展“红色帮带”活动,注重后备人才培养,每年培育后备干部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让其跟班锻炼,为村庄长远发展储备源头活水。“堡垒”温暖人心,探索“党建+治理”模式,村干部主动服务群众,经常入户了解群众疾苦,帮办新农保、新农合、低保等一揽子事务,“群众跑”变“干部跑”,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旗帜”领办发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投资400余万元建设的180余亩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6座食用菌大棚,3座羊肚菌种植棚,110亩彩虹西瓜,年均增加村集体收入47余万元,有效解决了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切实增强了党支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底气。

责编:李欣
审签:刘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