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祥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2022-02-19 10:57:04 来源: 滨州日报/滨州网 作者:

  扛牢使命 争先向前

  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

  ——宋永祥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登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宋永祥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富强滨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成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要经济和民生指标趋稳向好,特别是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位次,分别由2017年的全省第17位、12位、14位、13位、13位,上升到2021年的全省第8位、6位、4位、4位、6位,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持续争先进位。

  创新发展步伐加快

  深入推进“双型”城市建设,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建成投用,魏桥国科研究院加速建设,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达75%以上,成为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逐年提升,达到3.36%,列全省第1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列全省第1位。工业利润总额列全省第1位,增速列全省第2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提高幅度列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营收稳居全省“三甲”。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轻量化铝)、国家高端铝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端稀土特钢新材料保障基地等成型起势,构筑起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改革开放深化突破

  国企改革加速推进,市属企业资产突破千亿。开发区改革瘦身强体,经济建设主战场作用逐渐显现。实施人才“三进”工程,人才“净流入”态势持续巩固。外贸进出口突破千亿,连续五年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港口机场立体联通格局加快构建。接续召开企业家大会,举办“滨州企业日”活动,市场主体活跃度达7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滨周到”服务品牌进一步叫响。

  民生品质显著改善

  2017年以来累计实现民生支出1578亿元,年均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率近两年连续位居全省第1位。社保、医保、低保水平全部跨入全省第一方阵,民政工作实现全省“七连冠”。疫情防控取得“病例少、无扩散、全治愈、医护零感染”重大成果。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省唯一入选“2020年度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脱贫攻坚工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3:1缩小为2.02:1。“全科大网格”实现全覆盖,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推进“四责协同”机制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施“清零·倍增”计划、基层干部“安心工程”,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村达到80%以上,乡镇工作人员平均收入高于县直同职级14.47%。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化作风攻坚提升行动,九届市委巡察实现全覆盖。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依法履职,发挥统一战线政治优势和群团组织政治作用,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宋永祥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是滨州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转型创新的关键攻坚期、突破跃升的黄金发展期。我们要站在全球、全国、全省“三张地图”旁思考谋划滨州的未来五年发展。站在世界地图旁,要思考如何在“两个大局”中彰显滨州作为,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干出物流通达度,干出产业集聚度,干出城市开放度,奋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站在中国地图旁,要思考如何在重大国家战略中找准滨州定位,抓住机遇就快干猛干,干出黄河流域的生态样板,干出低碳转型的先行示范,干出城市发展的时代标杆,奋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站在山东地图旁,要思考如何更好发挥滨州的区位、产业、科创、资源、人文等比较优势,把比较优势变为发展胜势,干出“事争一流”的豪迈,干出“更高水平”的品质,干出“民富市强”的样子,奋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以实绩实效答好“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的时代考卷。

  实现“三个走在前”,关键在于强化创新引领。今后五年,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入落实省委“十大创新”任务,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思维创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突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让创新的“东风”,助燃创业的“火种”,越烧越旺、越烧越广,蔓延成一片“燎原”壮景!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聚焦“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创新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扛牢使命,争先向前,持续深化“双型”城市建设,着力促进共同富裕,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重点要在“八个品质”提升上下功夫:

  ——发展品质更高。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经济规模迈入全省第二方阵,人均指标、发展速度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税收占比、城乡居民收入比稳中向好。

  ——科创品质更强。以高层次创新平台、高效率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支撑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初步建成,研发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四新”经济投资占比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以上。

  ——开放品质更活。广大干部群众思上、思强、思进,体制机制更加开放、更有活力,高铁、高速、港口、机场等交通联动格局形成,外经外贸更具规模、外资外企更加活跃、外事外胞更为密切,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服务品质更优。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叫响“滨周到”服务品牌,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文化品质更好。传承文化自信,孙子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融合发展取得突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环境品质更美。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城市品质能级显著提高,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城市更美丽。

  ——民生品质更实。更高水平推进“三保七有”,群众生活品质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成为共同富裕的市域典范。

  ——平安品质更稳。法治滨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体推进,社会治理效能全面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机制不断健全,大平安格局加快构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坚定做到“六个必须”: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善于从工作中找问题、党建上找原因、改革中找办法,以党建统领一切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必须遵循发展规律,集聚放大比较优势。跳出滨州看滨州、站在未来看现在,放大坐标找不足、提升标准找差距,持续增创、集聚、塑造、扩大、用好比较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领先、竞争和发展胜势。

  ——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改革发展全过程,承续优势、保持定力,勇于探索、矢志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必须统筹发展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打好风险防范的“有准备之战”和化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推动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行稳致远。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打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富强滨州。

  ——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改革有力、路径有解、民生有感,一任接着一任干,以不等待、不盲从、不折腾的韧劲,实打实干、干就干好!

  今后五年重点任务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宋永祥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全市上下要在“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上,争先向前、唯旗是夺、干则一流。

  实业创新争先向前,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坚持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产业升级优存量。保持全省工业强市“排头兵”优势,规上工业营收超万亿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蝶变”,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纺织家纺服装产业基地、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国家级优质畜牧水产基地。推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养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有到优,打造新的“产业地标”。有效投资扩增量。坚持大抓招引,聚焦延链补链强链,优化企业招引、平台招引、节会招引。坚持大抓项目,抓好魏桥轻量化基地、京博新材料产业园、滨华碳三碳四等引领型项目,滚动实施“四个一批”,加速提升项目开工率、入库率、达产率。坚持大抓投入,用足专项债券,实施基础设施“七网”行动,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优结构。现代服务提质量。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引导支持企业二三产剥离。实施传统消费升级、新兴消费扩容等“十大行动”,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搞活赛事经济、电商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楼宇经济,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企业培育强总量。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并举,以“少扰减负”换市场主体“轻装前行”。深化“千项技改、千企转型”行动,工业技改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健全“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企业培育机制,梯次培育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和专精特新企业。数字经济赋能量。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新基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电子商务等业态。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元宇宙、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打造一批智能车间、灯塔工厂。推进数字化治理,用好智慧城市指挥运营中心,推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产业一体发展。

  科创引领争先向前,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

  坚定不移推进“双型”城市建设,持续搭平台、优服务、聚人才、做生态,让“科创之光”闪耀“智造之城”。做优科创平台。支持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建设运营,拓展优化“五院十校N基地”区域创新格局,高标准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打造省级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吸引更多“大院大所”“名校名企”来滨设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渤海公共实训基地、大高航空飞行实训基地等平台建设,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形态。做实科技服务。实施创新百强企业培育工程,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支持滨州理工学院筹建、滨州医学院校区扩建、滨州学院更名和航校建设、山东康养职业学院筹建、滨州职业学院升本、鲁北技师学院二期工程建设。做强人才支撑。持续优化“引育留用”政策,实施人才“三进三创”工程,做好领军人才汇聚、青年英才启航、技能人才培育等工作。争创国家产教融合型、创新型试点城市,打响“滨州机长”“滨州技师”“滨州工匠”等职教品牌,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职教名城”,办好“滨州人才节”。

  一体发展争先向前,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

  统筹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以描绘“城市工笔画”和“乡村水墨画”功夫,推动精准规划、精明增长、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提高中心城区能级。搭建滨沾博惠“人”字形发展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同城一体推动。突出产城融合,推动科创、康养、高铁等片区建设,加快建设交易中心、体育中心、羽毛球训练基地、黄河中央公园等功能设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公园城市、海绵城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提升行动,加快北部县区做大、中部县区做强、南部县市区做优。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国家级开发区要“大而强”,省级开发区要“精而优”,县域园区要“专而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大力度推进“五个振兴”,打造具有滨州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培育更多现代农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强化乡风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争先向前,释放区域发展新红利

  以开放倒逼改革,用改革推动发展,谋求更加务实的改革效应,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格局。强化体制机制支撑。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要素配置,盘活“五未”土地,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支持邹平开展对标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改革。强化交通通道支撑。打造国家主干道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五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200亿元以上。启动滨临高铁规划建设,建成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津潍铁路、济滨高铁,实现县县通铁路。开工建设高商高速、庆章高速,建成济高高速、沾临高速,实现高速环城。推进国省道改扩建和“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持续推动“四港联动”,打造“通江达海”海河联运体系。推进大高机场升级改造,建设“通用+民用”“客货并举”支线机场。强化开放平台支撑。拓展“一带一路”及RCEP市场,申建综合保税区,提升海关监管区效能。发展临港产业和枢纽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办好世界高端铝业峰会、渤海科创汇等大会,发展会展经济。强化营商环境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更多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理念,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办好企业家大会、“滨州企业日”等活动。

  绿色发展争先向前,探索生态文明新路径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滨州,推进“生态颜值”转换为“发展增值”。让发展质效更高。制订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严格落实“三个坚决”行动,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落实能耗总量、强度“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到2026年,万元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30%。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建设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让资源效率更高。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到2026年,光伏、风力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新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以上。以资源换产业、先产业后资源,推进渤中19-6凝析气田、鲁北(滨州)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海上风电并网适应性检测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加快实施鲁北水库、徒骇河水系打通等工程,完成省定万元GDP水耗指标任务。让生态颜值更高。全力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到202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68.2%。抓好雨污分流改造、黑臭水体整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开展土壤污染风险源头防控,规范处置固废、危废,推动固废综合利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

  文化自信争先向前,焕发社会文明新活力

  扎根厚重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不断塑造引领文化自信,凝聚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强大动力活力。厚植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孙子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内涵,办好孙子文化大会、黄河文化论坛,塑成最具文化感召力、最具精神支撑力、最具城市归属感的滨州文化自信。开展“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主题实践活动。刷新文明高度。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工程,打造意识形态主战场、文化文明新高地、为民服务大平台。加快建设“书香滨州”,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擦亮文化品牌。加强机关、企业、社会等文化建设。高标准建设滨州黄河文化旅游带,叫响“到滨州必看黄河,看黄河必到滨州”品牌;办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节庆赛事活动。做强城市品牌,广泛宣传推介“智者智城”。

  共同富裕争先向前,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三保七有”,持续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探索全域一体、全民共富的共同富裕滨州路径。全面推进就业增收。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每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以上。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四增”工程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全面优化公共服务。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打造康养示范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全面完善保障体系。确保社保、医保、低保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标准。提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的综合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安全发展争先向前,铸就平安法治新局面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滨州、法治滨州。推进平安滨州建设。统筹安全生产、作风建设、惩治腐败、扫黑除恶“四位一体”,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守牢金融安全底线,确保不良贷款率降至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提高法治滨州水平。发挥“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引领作用,一体推进法治滨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围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加强立法。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全科大网格”建设,突出“智防、心防、共防”,用心、用情、用智、用力推动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

  纵深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宋永祥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为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觉做到“四个服从”、牢记“五个必须”、杜绝“七个有之”。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全面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深化“全域组织覆盖行动”,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到生产、教学、科研、项目一线。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村集体积累。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推动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持续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实施年轻干部梯次培养计划,开展“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培养 “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推动干部转变思维方式、盯着问题干,转变工作标准、盯着数据干,转变惯性做法、盯着改革干。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树立组织为干部担当、上级为下级担当、让干部在一线义无反顾担当的鲜明导向。

  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用好 “四种形态”,真正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群体,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汇聚团结奋斗磅礴力量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党委走在前、常委作表率、委员带好头、全员齐跟进的带头落实机制,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形成同频共振干事业、凝心聚力抓发展的生动局面。

初审编辑:宫文学

责任编辑:李丽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